4月4日,《回声:来自自然和城市的问候》序曲展正式在MoCA艺术亭台开幕。此次开幕活动的嘉宾有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代表鲁昱熙,回声序曲展共同策展人、笛德侯文化实验室创始人朱纪蓉,澎湃新闻城市漫步栏目编辑沈健文,闲下来合作社社长张欢,深圳城市声音博物馆馆长李杨,摄影师陆杰,艺术家罗天瑞、孙奇芳、王越洲等。
开幕现场开幕现场开幕式由《回声》序曲展共同策展人之一朱纪蓉的助理黄俊仪进行主持,以zoom线上会议与线下会场联动的方式进行,现场建立中瑞双方的互动交流。在zoom会议中,邀请的嘉宾有瑞士伯尔尼山岳博物馆馆长贝雅特·厄许乐(BeatH?chler),瑞士展陈设计师弗兰克·迪特曼(FrankDittmann),参展艺术家罗菲。
开幕现场《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序曲展在场地、创作者、策展方面均呈现出了探索性与实践性,开幕式由朱纪蓉致开幕词。首先,朱纪蓉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总览式地介绍了《回声》序曲展的策展计划架构,展览场地、参展作品,以及展陈设计等展览背景,以及表示在序曲展之后,《回声》的展览计划会持续推进,吸引更多艺术创作者展现更多维度的“回声”,继续探索自然与城市的空间。
朱纪蓉致辞
在此次《回声》序曲展的筹备过程中,瑞士策展团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视频连线中,瑞士嘉宾轮流对展览的开幕表示祝贺。瑞士伯尔尼山岳博物馆馆长贝雅特·厄许乐首先对支持本次展览的各方表示感谢,通过镜头,他看到了展览理念被赋予的新形态:一方面,瑞士怡人的风景与休闲的生活方式,将以新的方式给予观展者愉悦的身心体验;另一方面,“回声”让人们获得了重新发现身边环境的机会,用耳朵而非眼睛去分辨空间变化。
另外,贝雅特分享了来自筹备阶段中的故事,他表示《回声》序曲展包含了一种行为性、表现性的元素,利用嗓音,发出呐喊,以声音进行表达、接收和感知。“呐喊”是令他十分动容的体验,贝雅特在最后真诚地建议在场观众以后去类似停车场的空间,可以尝试以呐喊释放自我,发现“回声”更多的美感。
瑞士伯尔尼山岳博物馆馆长贝雅特·厄许乐线上致辞弗兰克·迪特曼是此次《回声》序曲展的瑞士展陈设计师,他的设计为此次声音的展览增加了观展者享受多重感官体验的可能。弗兰克在连线的致辞中,着重介绍了《回声》序曲展两个展场(主展场:MoCA艺术亭台,副展场:“闲下来合作社”B区隧道)的特色与共性。
依据展览场地的环境与特点,亭台空间选择了山脉、天际线等元素,并辅以黑白的色彩,是为了让观展者专注于声音本身。同时,亭台的玻璃窗从物质本身便体现了“回声”的视觉性。隧道空间不是常规的展览现场,但赋予了声音回荡的飘渺感和重叠的厚重感。两个空间是相辅相成,互为联系的,弗兰克希望中国和瑞士两国之间的自然风光与城市肌理能够在两个空间的声音、图像中产生独特的互动,给予特殊的体验。
瑞士展陈设计师弗兰克·迪特曼线上致辞MoCA艺术亭台玻璃墙
接着,国内艺术家、创作者罗菲从昆明的zoommeeting发来问候,与现场分享了其“回声”作品《打给自己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