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
双木成林染尽山河,独苗虽绿怎抵风沙
1.
希望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归有光将思念寄寓一颗枇杷树。我国自古便有在清明节种树的传统,古书《岁时百问》中有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古人在清明节植树,不仅出于清明时节,阳光和雨露让树更有蓬勃生机,也是以种树的形式抚慰人们心中对逝者的悲痛思念,象征着来年的希望。
年,本定在清明节的植树节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被改定在他去世的日子—3月12日。
“中国欲强,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并提倡植树造林的第一人。这是防治中国长期遭受洪涝灾害的希望,是当时人民摆脱贫困的希望。
那棵至今还屹立在广东中山市翠亨村的檀香山酸豆树,百年风雨中,带着17岁少年孙中山的希望,伴随着中国的恢弘变革,茁壮成长,郁郁葱葱。
位于孙中山纪念馆内的那棵檀香山酸豆树
2.
文化
植树节最早发起于美国。时至今日,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会植树,他们也有植树节,或是植树周、植树月、植树年。或长或短的时间区间,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背后,种下的是树苗,沉淀的是文化,是全世界人民对树的敬畏,对环境的呵护。
菲律宾:从小植树
菲律宾政府规定,凡年满10岁以上的居民,必须在连续5年内,平均每年至少植1棵树,但不能一次性植完。马尔加什政府规定,凡12岁至55岁有劳动能力的男性居民,每人每年必须植树50棵。
日本:买车植树新婚植树树木银行
买车植树日本的神户和大阪市规定,每个家庭每次增购一辆汽车就要栽植1棵树。因为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碳化合物对环境有污染,树木对消除污染有重要作用。
新婚植树日本鹿儿岛等一些地区也有新婚夫妇要植树的规定,树旁立碑写明姓名和婚期,植后50年方能砍伐,届时植树夫妇可举行结婚50周年庆祝活动。
树木银行为了防止建筑工程毁坏树木,日本开办了“树木银行”。凡施工单位,必须把清理场地挖出来的带根树木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在工程结束后,该单位必须及时把树木取出来栽上,以保持原有的绿化面积。
法国:求爱植树
法国的勃艮地有一种求爱风俗,每年的4月30日或5月1日,求爱中的小伙子必须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1棵树,以表达爱慕之情。如果姑娘接受了此树,说明求爱成功。那么,小伙子就要另植1棵树作纪念。
印尼:办婚证植树
印尼的爪哇岛规定,凡首次结婚的男女要先植两棵树。离婚后再婚的人必须再植3棵树,否则,不予办理结婚证手续。
波兰:生娃植树
波兰的一些地方有一条植树规定,生孩子的家庭都要植3棵树,称为“添丁树”,表示添人进口之意。日本农村也流行这种风俗,还在树上挂上小孩照片,被称为“人生纪念树”。
印度:建房植树
印度西部的一些地区规定,凡申请建房者,必须同时保证新房建成后栽5棵树,才算工程完结。否则不办理建房手续,或建房验收不合格.
所罗门群岛:悼念植树
在所罗门群岛上有一种风俗,如果哪家有人逝世,其家属要在死者的坟前植树1棵,以示悼念。同时,每年祭奠死者时,都要给这棵树除草、松土和培植,以寄托对死者哀思。
3.
温暖
偶然间,你发现生活的所有乐趣全来自于手机;植树节于你不过是几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