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南山路介绍
南山路发展
南山路历史
南山路新闻
南山路图片
南山路资源

一街一品悦上城清波街道慢品街巷韵味,

补骨脂酊在北京哪家医院有卖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584355.html
01:30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詹程开通讯员阮佳丽

杭州亚运会就要来了,除了精彩赛事,大家还希望看到什么?

漫步城市间,感受烟火气。杭州上城区14个街道挖掘自身特色,用心打造“一街一品”,形成了一张张颇具辨识度的标签,不仅营造了服务亚运、奉献亚运的浓厚氛围,也让杭州多了一个被人“爱上”的理由。

近期,潮新闻联合上城区委组织部、上城区委社建委推出特别报道“‘一街一品’悦上城”,通过第一视角,为你呈现这一道道喜迎八方来宾的亚运风景,近距离感受“最杭州新上城”的独特风采。

这一篇,带你打卡“悠然南山·韵味清波”。

在杭州,要说和西湖最“亲密”的街道,清波街道必属其一。

清波街道南倚吴山,西临世界遗产西湖,地处南宋皇城核心区域。这里历史建筑林立,孔庙、清波门、钱王祠等,处处古韵犹存;这里文化名人荟萃,张先、李清照、潘天寿等,都曾在这里居住创作;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中国美术学院、西湖博物馆等,传承赓续千年历史文脉;这里商业经济繁华,河坊街、南宋御街、吴山商圈等,周边商圈林立繁华环伺。凭借优美的湖山风光、浓厚的宋韵文化、繁荣的商圈经济,清波街道成为很多游客来到杭州的首站打卡地。

今年以来,清波街道以“悠然南山韵味清波”为主题,推进“一街一品”建设,重点将文化元素融入街区风貌建设和各项社会活动之中,努力打造“可看可感可及可触”的美好体验。

南山路

韵味清波,处处皆风景

8月以来,南山路上游客络绎不绝。“艺术不仅仅存在于高雅的殿堂里,也存在于大街小巷之中,更存在于人与人碰撞的每一处地方。”90后独臂女孩方寸心在南山路上挑战万人共创油画活动,吸引了很多人共同创作。

借助迎亚运东风,清波街道发挥党建联建优势,以南山路改造与韵味百巷提升为契机,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的作用,建立“军地共建、政校共创、企业共融、社会共治”的“四方融合”工作机制,不仅打造出艺术墙绘、花镜小品、流动的艺术展演等精彩点位,更是多元主体合作共建美丽杭城的一次有益实践,擦亮了“悠然南山韵味清波”特色品牌,每个点位都散发着独特魅力。

西湖十景

比如,在“西湖十景”艺术小屋,你可以看到镶嵌在墙上的十个橱窗,每个橱窗都会呈现出西湖一景,通过这种多彩艺术组合,把“西湖十景”搬上了南山路。

清波街道还将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社会治理模式传递至城市美化提升的每一个环节,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发动沿线10余家企业力量,自发扮靓沿街店面。

其中,“小黄楼”就是南山路上首家自主设计、布展特色外摆的商家。外摆改造提升后,“小黄楼”的韵味更浓,周末单日最高打卡人数达到余人,客流量增加了1倍以上,销售额也提升了40%。

小黄楼

不仅南山路上韵味十足,清河坊历史街区、吴山广场、西湖大道等重要路段,也都通过灯光亮化、艺术扮靓等,打造出具有独特杭州韵味的国际化迎宾道路,实现全域环境的美化提升。

吴山花海

如今,吴山广场前的花海精彩亮相,以丰富的色彩、分明的立体感,延续“亚运飘带”曲线,也为市民打造了别具一格的城市休闲空间。

清河坊历史街区

清河坊历史街区里,一个个“文艺赋美”点位通过沉浸式宋韵舞蹈、越剧表演等,让游客目光所及之处皆宋人之风雅、亚运之活力,充分感受古今交汇的宋韵气息。

惠民利民,点点暖人心

在“一街一品”工作的推进中,街道始终坚持“惠民导向”,在公共服务提质上促成效,通过点滴细节,完善“惠而实”的服务体系,深藏“润物细无声”的民生温度。比如,一瓶水、一餐饭、一处歇脚地,细微之处,皆有幸福。

大热天走累了,南山路上的清波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爱心冰箱”已准备好清凉饮品。

爱心冰箱

这是上城区首个爱心冰箱,最开始是来自辖区11家共建企事业单位的资助,为路过的环卫工人、外卖小哥、亚运志愿者等提供补给。随着爱心冰箱越来越被人熟知,渐渐地,许多匿名的爱心人士陆续前来送水,维系爱心冰箱的运转。

在三衙前,幸福·邻里食堂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这个曾经的老年食堂,经过全面翻修,就餐环境和用餐体验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除了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会选择来这里用餐。“食堂环境蛮干净,价格也实惠,狮子头烧得很入味。我觉得有这么一个吃饭的地方,平常都不需要点外卖了,真的很方便。”90后居民吴先生说。

幸福邻里食堂

为了让老年人就近享受暖心的幸福“食”光,街道积极链接党建联建资源,目前已建有实体食堂两家、助餐点两个、幸福餐桌三家、助餐服务队一支,完整构建起了“幸福·邻里食堂”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在旧仁和署,无论是裱画的电表箱还是沿途的花草,都透露着韵味。这里还设置了一处凉亭,逛累了,随时可以坐下来歇歇脚。其实,这个凉亭最早是一个垃圾箱,经过改造后,成了一个充满“宋韵风”的凉亭,供游客和居民路过歇息,既提升了环境品质,又大大便利了民生。

旧仁和署

清雅幽静的小巷里,景观与人文相得益彰,“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人间岁月长”的幸福感或许就是这般模样。

记者手记

体验了清波街道的“一街一品”路线后,才体会到“左手观山水,右手享生活”的那种幸福感。

一条条街巷中,草木被打理得错落别致,一批集休憩、社交等功能的文化娱乐空间温暖贴心。

漫步南山路,一步一景,如行画中,能感受到自然环境与人文风光相得益彰。超高的人气,也为沿线商家及河坊街等周边地区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每一处细节背后,都能看出街道党员干部的辛苦付出,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居民游客脸上的笑意,大概是对这份努力最好的肯定。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qqd.com/blthz/1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