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
有一种痘,长在眼周,看起来又红又肿,摸起来皮肤发烫,还有触痛或压痛。其实,这不是普通的痘痘,而是长了麦粒肿。
麦粒肿,俗称“挑针”“针眼”或“偷针眼”,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有一些人认为,既然叫“挑针”,顾名思义,自己在家挑一下挤一下就得了,医院。殊不知,这是非常不安全的一种处理方式,很容易造成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这些生活习惯
可导致麦粒肿
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其实就是眼睑腺发炎,我们睑缘的睑管与眼睫毛处有一个小小的开口,本来有正常菌群,在个体免疫力变弱,外界因素影响下引起细菌感染,就会容易长出麦粒肿。
在日常生活中,麦粒肿很常见,一些因素容易诱发它的出现,例如:
不注意清洁
入夏以后天气越来越炎热,油脂分泌旺盛的人,如果不注意做好清洁工作,或者是习惯性未洗手之前揉眼睛,都容易招来细菌感染。
喜欢吃辣、甜食
饮食方面,喜食辛辣、甜食、肉类而少食蔬菜的人士容易“中招”。
长期戴隐形眼镜
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美瞳等而没有做好消毒,同样容易“长出”麦粒肿。
其它
此外,伴有睑缘炎(一种位于眼睑边缘的慢性炎症)、高血脂、糖尿病、酒糟鼻、年龄增长、激素紊乱等,均是诱发因素。
正确识别麦粒肿
必要时及时就医
怎么判断眼睛长的“小痘痘”是麦粒肿?一般来说可用“红、肿、热、痛”四字形容。
此外,麦粒肿常见有两种:
第一种
长在眼睑外,出现于睫毛根部,红肿范围弥散,硬结大小形状像麦粒。
第二种
出现于眼皮里面,肿胀区域较局限,眼睑表面不明显,而掀开眼皮可见。
对于这种“小痘痘”,一些人常通过“挑针眼”来处理,认为把脓液挑破了就可以了。不过,高安耳鼻喉(五官科)医院的医生建议,这样的操作应交给专业的医生处理。
临床上病情千变万化,治疗方法需随机应变、对症下药:
自愈
一般麦粒肿病程约1~2周,免疫力正常的人群可自愈。
热敷
在初期脓肿未形成阶段,可用热毛巾敷眼,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对于儿童,在夜间睡觉前可以用棉签蘸温热水,清洁睑缘根部,可帮助减少八成的感染风险,有助于麦粒肿的消散。
用药
选对眼药水和药膏非常重要,眼药水应选抗生素眼药水,眼药膏则注意不要使用过于黏稠的,否则不利于热循环。
切开排脓
若麦粒肿露出脓点,医院进行切开排脓治疗,切不可自行挤压。
高安耳鼻喉(五官科)医院的医生特别提醒道:无论任何时候,不要用手挤压!这是因为眼睑的静脉缺少静脉瓣,还连通着颅内血管,用手挤压可使炎症逆行扩散至眼眶深部组织(眶蜂窝织炎)甚至颅内,或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
piccr.千库
单昇明
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非公医疗机构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会员
宜春学院原眼科教授
医院五官科主任
医院副院长兼眼科门诊主任
从医50周年,医院期间,创建了江西全国防盲先进县、全国白内障手术复明先进单位、创建了宜春市重点眼科,成为眼科重点学科带头人。获科技进步奖七项,发表专业论文51篇,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及江西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荣获“白求恩奖章”。入选国家及江西省科技人才信息库。退休后十年,医院创建五官科,带教培养了年轻专科医生10人。医院工作至今,坚持以科学、严谨、规范、勤奋的敬业精神,影响着年轻一代,为医院“科技兴院”贡献余热。
擅长:屈光不正、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眼外伤、斜视、泪道、眼表等眼科疑难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六
戴汉生
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会员
医院眼科骨干医师
医院副院长兼眼科病区主任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5年,对复杂疑难眼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应邀到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医院眼科中心参与玻璃体浑浊、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葡萄膜炎等,复杂眼病特殊病例的手术治疗和学术研究,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主持省级科研课题“眼科52激光小梁成形术在青光眼的治疗和应用”,是国内率先掌握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技术的专家之一,白内障手术专家,至今已完成各种玻璃体手术余例,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2万余例。在各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
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多焦点晶体植入术、ICL植入术、玻璃体切除、青光眼、泪道、小儿斜弱视、眼整形美容等各种手术;眼眶肿瘤、玻璃体积血、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巨大裂孔性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无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等复杂眼病的诊治。
门诊手术时间:周一、周二、周五、周六
扫码可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