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南山路21号小区内居民正在上微党课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近年来,西宁市一些街道、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改革创新,将社会治理与老旧小区管理相结合,打造“红色楼院共同体”自治模式,即成立楼院党支部、红色业委会等,激发居民参与楼院治理活力,结合老旧小区的特点,让改造后的小区有面子也有里子,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小区自治管理美了家园“走,到我们小区新建的‘连心亭’看看,今天正好搞活动。你瞧,现在我们小区环境多好,今年又有了活动场地,大伙儿在这里举办活动,聊家常,上党课,真好!”今年58岁的沈长生,说起小区发生的变化满心欢喜。日前,记者在南山路21号小区看到,院内环境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在新建成的“连心亭”里,城中区南滩街道办事处南山西社区工作人员召集小区业委会成员和居民正在举办微党课活动。小区业委会负责人马青云说:“30年前,我的幸福感来自于住进了楼房,30年后,小区的自治管理改善了生活品质,我的幸福感来源于这个小区。”南山路21号小区曾是典型的“三不管”老旧小区,大家过惯了修修补补靠社区的日子,都觉得楼院管理不是自己的事。为了找准治理难点和症结,南滩街道、南山西社区决定让小区党员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从而带动更多居民加入,于是小区红色业委会诞生。“业委会成立之后,小区党员、居民参与治理的劲头高涨,谁家有困难,居民们都齐心协力给予帮助,小区下水管道堵塞,大家也参与维修。”南山西社区党委书记宋桂秀介绍,社区通过为南山路21号小区、劳动巷2号小区成立红色业委会,摸索出一套治理老旧楼院的方式方法。如今,南山西社区已成立13个业主委员会,打造了多个“红色楼院”,社区党委真正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落实了共建协调议事会、现场联合办公和重大事件协商等制度,及时与居民沟通、协调、处理涉及物业管理的各类具体问题,使红色业委会成为了能战斗的“红色堡垒”,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从而破解无人管理老旧小区难题。支部建在小区润了心田前不久,城中区青棉小区党支部书记带着支部居民和党员,向长江路社区党委赠送了“系民情解民忧排民困暖民心”的锦旗,“社区本着为居民办好事的工作理念,为老旧小区做了许多实事,大家很受鼓舞,我们也要齐心协力把家园建得更美好。”小区党支部书记李富贵说。青棉小区建成于17年前,有90多户居民。小区基础设施老化,邻里间也经常因为抢车位、厕所漏水、化粪池堵塞等问题产生矛盾,尤其居民与小区物业矛盾突出。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长江路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加强社会治理,推动党的力量向基层下沉,通过上联街道、下联小区、物业公司、辖区“幸福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及各领域党组织,同时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基层治理作用,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并帮助青棉小区成立了党支部,让居民党员参与老旧小区治理。“现在有了小区党支部,楼院的垃圾有人管了,遇到困难也能得到及时解决,服务也越来越好了,这些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能让我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在身边。”居民王春兰对小区党支部赞不绝口。长江路社区党委书记杨云介绍,社区依据辖区老旧小区的规模和党员分布情况,采用自建与联建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小区党支部,覆盖老旧小区楼院46个,形成“小区党支部-楼栋(院落、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参与到辖区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处理等服务项目中,增强了社区服务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qqd.com/blthzzl/1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