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都市生活,
让人们局促在小小的格子间。
所望之处皆是高耸入云的大厦,
所到之处皆是摩肩接踵的拥挤。
是时候来一场登高之旅,像古人一样登高而赋,
睹物兴情。
城隍阁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城隍阁独立于吴山山巅,可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相媲美,是游人登高揽胜的必到之地。夜间,灯光闪烁,城隍阁一片金碧辉煌,可真谓风光无限。
凭栏远眺,北望西子湖,波平如镜,轻舟荡漾;东眺市区,高楼广厦,鳞次栉比,繁华街市,尽收眼底;南观钱塘江,波涛滚滚,片片帆影,消失在云水之间;西览群山,松声竹韵,沉浸在烟云雾霭之中。望宸阁
位于半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峰,是一座高42米的南宋式样仿古阁楼。因望宸阁立于城北唯一的山脉皋亭山巅,向南可望杭州全景,故取“望城”之意。
在望宸阁上远眺,往东可以看到临平,往南由近及远能看到整个杭州城。
这里有竹、有树、有水、有亭。站在望宸,遥望山峰,低头处,尽是人间难能可贵的风景。虽名曰“望宸阁”,然而更是“忘尘阁”。当你置身于此,或许能够暂时忘记尘世的烦恼。三台阁
三台阁位于风光旖旎的三台山顶,最初出现在明代周龙所绘的西湖全景图上,在明崇祯年间所刊《天下名山胜概记》中的“西湖全图”上更有对其详尽的描绘。
三台阁是一座八角重檐建筑,站在阁中,极目远眺,可见西湖、茶园、山脉等分布地错落有致,可谓“登山兼可看湖,游湖又可赏山”。玉岑阁
沿着一条窄窄的石板路,向上攀登,路边不时能看到造型奇特的石头,大约七八分钟后,一座三层高八角的阁楼将映入你的眼帘,它便是玉岑阁。
玉岑阁位于三台山和虎跑路之间,从一旁的介绍牌上可知,眼前的玉岑阁是为纪念玉岑诗社建造的。
《西湖八社贴》言其:“十洲主之,凡高丽、法相、石屋、烟霞洞、水乐洞、龙井、棋盘山、九溪十八涧诸胜属焉。”从中,足以想象登上阁楼时所见风景之优美。九曜阁
九曜阁位于九曜山上,它是一个看似平白无奇的小阁楼,但它上面的一个木质平台却是俯瞰西湖的极佳制高点。在这里,你可以欣赏西湖的烟波浩渺,可以一览无余浴鹄湾景区的美景,更可以俯瞰整个杭州城区。四照阁
在孤山之巅,一座红木黑瓦的小房子,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大树旁,这就是四照阁,它三面环湖,原为宋代遗迹。在四照阁上,无论你从哪个方向望去,满目皆是湖光山色。
如今的四照阁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以邮印文化为核心的“中国印文化主题邮局”。在四照阁门口,有一个仿制大清邮政邮筒,据说跟年邮政初成立时用的邮筒一模一样。在四照阁,写好一张明信片,投进邮筒,仿佛投进了那些泛黄的岁月里。
鼓楼
鼓楼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南朝,南接十五奎巷,北临大井巷,是清河坊历史街区东南面的起始点。自建成以来,鼓楼虽屡遭战火,然而里面的历史文化建筑,几乎都被完整地保留和修缮,甚至还有老底子的戏台。
这里有着南宋的记忆,这里有着老杭州的剪影。攀至鼓楼顶端,你可遥看老城区的车水马龙。岁月变迁,沧桑变化,让人情不自禁,感叹万千。望湖楼
望湖楼青瓦屋面、岩峦烘托、飞檐凌空,整个建筑古朴典雅。它原名看经楼,始建于公元年,到宋时易名为望湖楼,现为80年代重建。
“望湖楼下水如天”,一路拾阶而上,在古朴大气的楼阁中凭栏远眺,可尽览西湖胜景,感受西湖的波光粼粼。涌金楼
涌金楼,位于南山路上。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政和年间。年,涌金楼成为辛亥革命元老黄元秀的宅院“放庐”,年改建为涌金茶室,并保留了原先的木质屋顶和园林风格。
涌金楼从古至今,就是一幢三层小楼,雕栏画栋,面湖而峙,湖光山色,尽在席间。二楼的“至善”茶空间,可容纳80人左右。傍晚在此处喝茶,室内湖景雅席,茶香四溢;室外水光山色,烟霞万里。人们为了突破自然的束缚,
创造了阁楼。
让我们一起登高望远,
把这难得的自然美景、人文风光,
尽收眼底,存入心底。
来源:杭州文广旅游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