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桑驱车一小时到达伯尔尼,刚下过一场大雨,空气中有泥土的气息。作为瑞士的联邦首都,伯尔尼可太低调了,名气远不及苏黎世卢塞恩或日内瓦,但它成了我最爱的瑞士城市。这个年前被建起的地方好像凝固了,始终保持着中世纪的风格,古老安静。
蓝绿色的阿勒河环绕着伯尔尼,将它分成了东西两岸,连接了前世今生。80年代,整个西岸老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跨越河面的下门桥原本用于军事防御,也是阿勒河上最古老的桥梁。
行走老城,你并不需要穿越到过去,因为你就身处过去。石板铺路,不分人行道和车道,下水道在中间。伯尔尼的电车主要是红色,开过时会带着叮叮当当的音乐声提醒行人避让,头上的电车线密集交错,很沧桑。
伯尔尼到处都可以看见以熊为图案的旗帜,是名副其实的熊城。建城初期,统治者查宁根(Zhringen)公爵决定用捕获的第一头猎物命名此地,结果首先打到了一只熊,就此Bern这个城名诞生了,德语里本身就意为“熊”。
阿勒河畔下门桥上的熊苑里生活着几只可爱的熊,它们都是伯尔尼的吉祥物,被照料的很好,过得怡然自得。游客中心旁的石板砖上刻着出资捐献者的名字,以示感谢。
“泉城”是伯尔尼的另一个别名。市内的11座喷泉在16世纪被建立起来,流出的水是阿尔卑斯山引来的山泉水,可以直接饮用。喷泉上端建有雕塑,对应不同的传说。
(风笛喷泉,风笛曾经在瑞士广为流传)
(参孙喷泉,刻画圣经中英雄参孙战雄狮的情景)
(正义女神喷泉,蒙眼持宝剑与天平象征公平正义与和平)
(安妮塞勒喷泉,医院的创办人安妮塞勒)
“不要在周五给伯尔尼人讲笑话,不然他会在周日弥撒时笑出声。”这个戏谑道出了伯尔尼人的谨小慎微,反应迟缓。他们保守,爱惜自己的羽翼,才把整个老城区保留的这么完好,以至于整街两侧长达6公里的典型中世纪建筑---拱廊(Lauben)成了目前全欧洲最长的有遮蔽的购物长廊。游客少,更鲜有旅行团光顾,在中世纪古城散步闲逛购物还不用查天气预报,逛累了就看看建筑上斑驳的油彩画,听听教堂钟声或街头艺人的乐器表演。
(伯尔尼属德语区,硬朗理性却也不失浪漫,药妆店名也彩绘上墙)
钟塔原先是城门,连接城市与外界,也曾用作监狱。16世纪的时候装上了大钟,为居民报时,现在成了伯尔尼的地标。除了时间,复杂的钟面还显示月份星期,月相和星座,只是看不明白。整点前,雕刻精致的玩偶小熊、金公鸡、小丑还有时间老人都会随着钟声穿戴整齐轮流出来报时。几百年过去了,依旧准时。每一个小时都重要,每一个小时都值得庆贺。
(钟楼前的喷泉为查宁根喷泉,纪念城市命名人)
瑞士钟表大师布克曾经说过:“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地完成制作钟表的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钟表匠人敬畏时间、自然与物质,投注一生,才能在日复一日的繁琐枯燥中修行。
“狭义相对论是在伯尔尼的克拉姆大街四十九号诞生的,而广义相对论的著述也在伯尔尼开始。”爱因斯坦在伯尔尼居住了六年,并不长,但却是他一生中成果最丰硕的时光。列宁,恩格斯等革命活动家也曾在伯尔尼或近郊逗留。世间智者的归宿处,正是后人静读的好地方。
赭瓦青砖,下了雪的伯尔尼一定更美。
冬季,我要再回来。
TheEnd.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