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玻璃体腔内注射越来越多,有没有风险呢?第17届EURETINA年会上对此不乏讨论,人们总想搞个大新闻,但或许“阴性结果”研究才真正是百姓福祉。
IVT会导致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增加?
玻璃体腔内注射和白内障手术都是眼科常见操作,有病例显示IVT可能会误伤晶状体,白内障手术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对此,N.Yanculovich等研究了IVT与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上升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年Soroka医院的例白内障患者和例对照,术前均接受过IVT注射,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并无差异(12例vs.11例,P=0.)。
与假说相反,IVT和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风险并无关联,此外,注射的次数或最后一次注射与手术的时间间隔也与该风险无相关性。
溴莫尼定能预防IVT注射的眼压高峰?
S.CarrilloCristancho等探讨了预防性滴入0.2%溴莫尼定是否能预防IVT注射后的眼压高峰(眼压增加超过7mmHg)。该前瞻性对照研究共纳入例连续接受IVT的患者,药物包括雷珠单抗(n=70)、阿柏西普(n=)和地塞米松植入物(n=20),对照组例患者。应用Goldman眼压计测量滴入溴莫尼定前的患者眼压与IVT注射后10min的患者眼压。存在眼压高峰的患者每15min重复测量一次,直至达到基线眼压,那些眼压增加不足7mmHg的患者在术后也给予了降眼压药物治疗。结果发现75例患者出现眼压高峰(30例雷珠单抗、45例阿柏西普),对照组也有39例,55min后仅2例未恢复基线眼压,需要溴莫尼定治疗。而治疗组中1例需要多佐胺治疗,1例在10min时出现视网膜动脉灌注损伤而接受了前房穿刺治疗。两组间眼压上升的患者比例无显著差异。
IVT注射后眼压高分非常常见,通常是一过性的,注射前30min时预防性应用溴莫尼定并未显著降低其发病率。接受地塞米松植入物的患者没有出现眼压高峰,然而眼科医师还是应注意糖皮质激素所致青光眼的风险增加。
术前抗生素点眼能有效灭菌?
术前即刻用抗菌药物点眼有助于抑制结膜囊内的微生物作祟吗?V.Kazaikin等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其研究纳入33例白内障手术患者(66眼),术眼为试验组,健侧眼为对照组。对术眼术前给予0.5%左氧氟沙星滴眼。开始手术前,在无菌状态下从双侧眼取下睑穹隆内容物,在60min内送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培养。此外,研究者还对手术和临床检查状态进行了分析。
研究中所有术眼还给予7.5%聚维酮碘联合2%胶银消毒,术后结膜下注射头孢他啶,点左氧氟沙星,其后术眼0.5%左氧氟沙星滴眼,每日5次,持续1周。结果发现试验组21例细菌培养阳性,而对照组20例阳性,两组无显著差异,随访7~10个月中术眼也无炎性反应出现。
术前即刻的单次抗生素点眼对结膜囊灭菌并无显著作用,预防眼内炎的关键是做好术中和术后的规范处理。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