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热身集训
1.()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根本能源。()、石油、天然气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又叫化石燃料。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最大,其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在北方表现为(),在南方表现为()。
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地势高,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是地势高,空气(),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塔里木盆地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是深居(),距海(),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少,()天多,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差(),地方时相差1小时;全球共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同一时区内,()相同。日期变更的界线有()和()。
4.河流流水侵蚀,平直的河道主要考虑()的影响,北半球向()偏(注意是顺着初始运动方向左向右偏);弯曲河道,凹岸侵蚀,()堆积。河流洪灾与河道有关:①河流下游,地势(),流速(),泥沙易(),水流不畅;②河道弯曲,水流受阻,流速(),泥沙易(),水流不畅。
5.①高中低纬的划分: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②温度带划分:热带();温带();寒带()。③东西半球的划分:以()和()为界。
6.同一经线上任意两点的距离为();同一纬线上任意两点的距离为()。
7.位置靠东的地点,地方时要(),地方时的数值越()。
8.()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点,地球公转的速度最大;()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点,地球公转的速度最小。
9.由于()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只能在()之间移动,6月22日太阳直射北纬(),7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指的是从()到(),此期间太阳直射点都直射()半球。
10.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岩和()岩。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叫()岩,火山口附近的岩石叫()岩。()岩,多气孔,不致密坚硬。化石都是()岩,该岩石具有()构造。岩石经过变质作用都可以变成变质岩,如花岗岩变质形成()岩,石灰岩变质形成()岩,页岩变质形成()岩。
11.变质岩和侵入岩在地壳内部形成,因地壳()和()作用而裸露,然后在风化、侵蚀、()、沉积和()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经过()作用都可以变成变质岩。要想变成岩浆岩,必须先经过()作用变成新的岩浆,然后冷凝而形成。
12.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作用是主导,其能量来源为()。汾河谷地(渭河平原)的形成,在内力作用表现为地质构造上是(),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的()作用和()作用。
13.大板块是由小板块构成的。阿拉伯半岛、()半岛虽然属于()大陆,但却不属于()板块。红海是()板块与()板块张裂作用而形成,由于位于()边界,其面积在不断()。
14.大洋板块由于位置较低,密度较大,会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形成()、岛弧和()。
15.板块内部比较(),边界处活跃,多()和()。
16.地质构造可分为()和断层,断层可以分为()和()。
17.一般来说,中间岩层()叫背斜,其岩石的新老关系是中心(),两翼()。
18.向斜成岭的原因是向斜底容易受()作用,岩性(),不容易被(),堆积成山岭。
19.指出下列地貌的成因:雅丹地貌-()作用;喀斯特地貌-()作用;丹霞地貌-()作用;U型谷-()作用;贝加尔湖-()作用;北美五大湖-()作用;瀑布-()和()作用;风蚀蘑菇-()和()作用。
20.对流层气温每升高米,降低()℃,原因大气的热源是();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是地面的();地面的热源是();
21.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为:①对流层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气体吸收()红外线()辐射,使大气();②()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2.上升气流易形成()天气,气温日较差()。下沉气流是(),光照强,昼夜温差()。
23.气体冷却下沉,近地面气压(),高空气压(),近地面等压面向()凸出,高空等压面向()凸出。热力环流方向的判断首先要看近地面()。
24.等压线图中任意一点的风向,一般采取作图的方法:先垂直于等压线,由()压指向()压,作出()的方向,再根据南北半球确定风向。如果是高空的风,注意风向与等压线()。
25.风向指风的(),如果从低纬吹向高纬,则为()气流;若来自海洋,气流较()。()气流遇地形阻挡抬升,由于气温降低,形成()雨,其降水主要在()处。迎风坡降水多,()坡降水少。
26.新加坡港终年风平浪静,主要原因是其处于()带内。20°S有一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其迎风坡为()坡;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风向为();全球高低气压带是南北()()分布的。
27.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季北移,()季南移。由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季风为南亚的()季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由于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分别是()气候和()气候。
28.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气候形成最基本的因素。
29.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终年受()或赤道气团控制,其气候特征是终年(),该气候影响下亚马逊河的水文特征是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无汛期和结冰期、()小、平原地区水能蕴藏量()。其航运条件好,但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是()。
30.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1月受()控制,特征为(),7月受()控制,特征为()。其气候特征也可表述为全年(),分()两季。热带草原面积在()洲最大。
31.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的原因是终年受()或()控制,影响因素是();哈萨克斯坦气候干旱的原因是深居(),距海(),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影响因素是();巴塔哥尼亚荒漠气候干旱的原因是位于()的()坡,降水少,影响因素是()。
32.地中海气候在全球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南北纬()大陆的()岸。冬季受()控制,气候特征为();夏季受()控制,气候特征为()。因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季节,()充足,()强,昼夜温差(),但()不足是不利条件。属于地中海气候的典型城市有:罗马、雅典、开罗、阿尔及尔、旧金山、圣地亚哥、珀斯、开普敦。
33.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大陆的()岸,终年受()控制,终年()。具体表达为:冬季温和,夏季(),气温年较差();全年降水()且()。日本的气候具有明显的()性。欧洲温湿的气候特点,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纬度(),()不足;降水多,()不足。但却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业发达。
34.季风气候都属于夏雨型即夏季的气候特征为()。按照热量带可分为三种类型:由低纬向高纬依次是:()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冬季的气候特征依次为()、()、()。亚洲东部的季风,冬季吹()风,夏季吹()风,成因都是()。亚洲南部的季风,冬季吹()风,成因是();夏季吹()风,成因是()。()季风气候和()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南半球没有。其它大洲的季风气候的名称是()。
35.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和()大陆。其成因是终年受()气团控制,气候特征是冬()夏(),温差(),降水(),集中在()季。
36.某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0~15℃,则可判断该地的气候为()带气候或()气候。如果降水集中在夏季,则该气候为();如果降水集中在冬季,则该气候为()。
37.降水集中在夏季的气候类型有()气候、()气候、()气候和()气候。
38.锋面有三种类型:()锋、()锋和()锋。其中能够带来连续性降水的锋面有:()锋、()锋和()锋。被单一气团控制的天气,一般是()天。
39.暖锋过境前,被()气团控制,气温较(),气压较(),天气();过境时,气温(),气压(),出现()降水;过境后,被()气团控制,气温较(),气压较(),天气()。6月份,长江流域直到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主要受()锋影响。
40.北半球的气旋气流自()流向()作()时针旋转。在垂直方向上,气流是()()的,被其控制天气是()。冬季,我国北方气候呈现干冷的特点,主要受()影响。
4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有()循环、海上内循环和()循环。我国内流区的水循环类型为(),其水平衡方程式为()=()。城市建设,地表(),地表水()量减少,地表水主要通过()迅速汇聚,使洪峰()。
42.在中纬西风的作用下,北半球太平洋形成的风海流是(),大西洋形成的风海流是(),从性质上说都属于()流;在40°S,由于缺少陆地阻挡,形成了(),却属于()流。
43.在中低纬度大洋形成了以()带为中心的()型洋流;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型洋流;北印度洋由于面积非常小,形成了()环流,夏季是()时针,冬季是()时针。
44.自然资源按照性质可分为()资源和()资源,矿产资源属于()资源,渔业资源属于()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和(),并充分地加以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节约、(),并寻找新的()。
45.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和相互(),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的改变。
46.采伐森林资源,不仅直接改变了林木和()的状况,而且会引起()和径流的变化,破坏()的生境,对()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原因有:一是人类大量燃烧(),向大气中排入大量的();二是()。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有:一是海洋水体受热();二是全球变暖,()消融。
47.指出下列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同一种自然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外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48.纬度地带性即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自然带()更替,()延伸,以()为基础。在()纬和()纬表现最明显。
49.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森林”分布,体现的是由()向()的地域分异,即()性。影响因素是()。
50.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是位于()季风的()坡,降水多,()大。
51.南半球没有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体现的是()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属于()分异规律。南美洲大陆西岸的热带荒漠带不能向东部延伸,只能向低纬延伸,影响因素是()。
52.由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升高,()条件不断变化,在不同高度出现不同的自然带。同一自然带分布的位置越(),说明热量条件越好,可能是向阳坡。山麓自然带又叫基带,其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带相一致。山脉所处的纬度越(),相对高度越(),自然带谱的类型越多。自然带与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该地从()到()的变化规律。
53.地形是指地面起伏状况的类型,有高原、()、()、丘陵、盆地五种;地势是指陆地表面高低起伏的趋势,如中国的地势();地貌是指地表起伏的形态,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地形区是指拥有某一地形特征的区域。例如,黄土高原从地形上说属于(),从地形区上说属于(),其“千沟万壑”的外部形态,属于()。我国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渔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54.地形特点描述:地形类型以什么为主;();主要()分布。
55.简述渭河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势(),土层(),适宜发展()业。
56.沿河设城的区位类型主要有:①位于河流()的起点或终点(便于货物转运),如赣州市;②位于河流()处(大量人流物流在集散、中转),如武汉;③位于()(河流腹地宽广),如上海市;④河流曲流处或()岛(天然河面利安全防卫),如伯尔尼、巴黎;⑤位于过河点位置(渡口),如伦敦。
57.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①()大小;②水位()大小;③()期及长短;④含沙量大小;⑤有无结冰期、有无()现象;⑥水能蕴藏量大小。
58.河流水系特征:①河流长度、流向;②();③支流数量及其();④河网密度;⑤落差或()分布。
59.河流的航运条件分析主要侧重:()大小、水位的季节变化、有无枯水期、()期(是否是四季通航)、流速大小(水流是否平稳安全)、()的长短、流域或沿岸人口、城市、经济的分布(决定客货流量)。
60.水能开发的条件:降水(),流域面积(),水量();落差(),水能丰富。地形上大坝一般选择在()地形,以减少工程量,节约成本。(即口袋型洼地)另外,还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有关,水电建设不能破坏()。
61.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多呈()型、()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多。但在南方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的规模一般都比较(),空间分布相对(),聚居的人口也比较()。
62.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水文、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人口、()、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
6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的特点,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
自然地理热身集训答案
1.太阳辐射煤煤以粉尘为主大气污染酸雨
2.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稀薄少内陆远降水晴多
3.15°/小时经度15°15°区时°0时经线
4.地转偏向力右凸岸低平变缓沉积减慢沉积
5.0°~30°30°~60°60°~90°南北回归线之间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南北极圈以内20°W°E
6.千米×纬度差千米×纬度的余弦值×经度差
7.早大
8.1近日7远日
9.黄赤交角南北回归线23.5°15.7°N秋分日次年的春分日南
10.沉积岩浆变质侵入喷出喷出沉积岩层理片麻大理板
11.上升剥蚀搬运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12.内力地壳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释放的能量地堑侵蚀沉积
13.印度亚欧亚欧非洲印度洋生长扩大
14.海沟海岸山脉
15.稳定火山地震
16.褶皱地垒地堑
17.向上隆起老新
18.挤压力坚硬侵蚀
19.风力侵蚀流水溶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地壳陷落冰川侵蚀岩性上硬下软流水侵蚀岩性上硬下软风力侵蚀
20.0.6地面温度太阳短波辐射
21.温室地面长波增温大气逆
22.阴雨小晴天大
23.升高降低高空低空气温的高低
24.高低水平气压梯度力平行
25.来向暖湿润暖湿地形半山腰背风
26.赤道无风带东南西北风对称相间
27.南北周期性夏冬西南西北季风地中海热带草原
28.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太阳辐射
29.赤道低气压带高温多雨大小含沙量小流域内经济落后,人口稀疏,客货流量小
30.赤道低气压带高温多雨东南信风带炎热干燥高温干湿非
31.副热带高气压带低纬信风带大气环流内陆远少海陆位置盛行西风背风地形
32.30°~40°西盛行西风带温和多雨副热带高压带炎热干燥热量光照大降水
33.40°~60°西盛行西风带温和多雨凉爽小多均匀海洋高热量光照乳畜
34.高温多雨热带亚热带温带高温少雨低温少雨寒冷干燥西北东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东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西南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热带温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5.亚欧北美极地大陆冷热大少夏
36.亚热温带海洋性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
37.热带草原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38.冷暖准静止慢行冷暖准静止晴
39.冷低高晴朗升高降低连续性暖高低晴朗(江淮)准静止
40.外围中心逆辐合上升阴雨反气旋
41.海陆间内陆内陆循环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硬化下渗下水道提前
42.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暖西风漂流寒
43.副热反气旋副极地气旋季风顺逆
44.可再生非可再生非可再生可再生促进更新综合利用替代品
45.整体联系作用整体
46.植被土壤野生动物小气候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毁林膨胀上升冰川
47.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48.南北东西热量低高
49.草原沿海内陆经度地带水分
50.西南迎风积雪量
51.海陆分布非地带性地形和洋流
52.水热高水平分布低大赤道两极
53.山地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原黄土高原流水侵蚀地貌多种经营
54.地势及起伏状况地形
55.平坦深厚肥沃耕作
56.水运交汇河口河心
57.水量季节变化汛凌汛
58.流域面积形态峡谷
59.水量冰通航里程
60.多广大大峡谷生态环境
61.大团聚棋盘小分散少
62.气候资源科学技术
63.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dililaolu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