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成果。当出现侵权纠纷时,攻防双方进行的是一场人力、财力及智力上的角逐。权利人在智力创造时,应该构造多种知识产权作为武器,构建全方位立体攻防体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维护其合法权益。”
案例简析
案情为:广州A公司生产销售了一款“长颈鹿”玩具(如下图所示,以下简称“涉案玩具”),该涉案玩具为弹性橡胶材质,适合儿童玩耍。
该款涉案玩具原被法国B公司在中国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以下简称“C专利”),C专利因为未缴纳年费已经失效。该C专利失效之后,A公司依据该失效的C专利开始生产并销售款式相同的玩具。之后,B公司给A公司发来《律师函》,表示A公司生产销售的涉案玩具涉嫌侵犯了B公司对涉案玩具享有的著作权。随同上述《律师函》一同发来的还有一份《著作权登记证书》,该证书显示著作权人是B公司。中国和法国都是《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
本案属于外观设计专利与著作权“竞合”的典型案例。实践当中,国内外已经发生过多起类似权利竞合侵权案例,而各地法院的裁判及观点不尽相同。
一种权利体可以包含多种知识产权
以本案“长颈鹿”玩具为例,可以同时存在相关权利人的商标权、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发明专利权、商业秘密、(如果构成知名商品)特有名称权及包装及装潢权等诸多项权利。其中,商标权、各项专利权、商业秘密等相互之间是相对“界限分明”性权利,可以同时行使,一般不存在竞合的问题。但是著作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容易出现某种程度上的竞合,而现有法律并没有作出统一的区分与规定,造成各地区法院执法上的差异。
涉案玩具具有外观设计专利权
抛开其他权利暂且不提,有争议的是,根据《专利法》及相关规定,该项外观设计因为失效而进入公共领域,属于现有设计,任何人均可以自由使用该现有设计而不构成专利侵权。因为专利权具有公示作用,社会公众因而产生信赖利益,他人基于该信赖利益使用该现有设计不构成专利法意义上的侵权。但是,如上文分析,该涉案玩具上还存在另一项知识产权:美术作品著作权。根据《伯尔尼公约》及我国《著作权法》等相关规定,著作权自作品完成之日起自动产生,不以是否登记为条件。即著作权不同于专利权,前者可以登记,也可以不登记,因而不具有公示作用。当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集于一个客体上时,其中一个因公示作用产生的信赖利益与另一个不具有公示作用的个体利益便容易产生冲突。
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外观设计
依据外观设计产品与作为设计要素的作品的相互“依附”程度,一是前述设计要素完全或主要“依附”于外观设计产品之上,该外观设计的形状、图案与色彩完全或主要依赖于该作品设计要素所表现出来的形状、图案及色彩而存在,如果“去除”上述作品设计要素,则整个外观设计也将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外观设计专利权对著作权属于“完全依附型”,二者不可分离,涉案玩具就属于这种情况。二是前述设计要素部分“依附”于外观设计产品之上,该外观设计的形状、图案与色彩不完全依赖于该作品设计要素所表现出来的形状、图案及色彩而存在,即如果“去除”上述作品设计要素,整个外观设计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外观设计专利权对著作权属于“部分依附型”,二者可相互分离,如水杯上面印一个涉案玩具图案,涉案玩具图案去除之后,该水杯仍然存在,甚至仍然可能具有外观设计专利权。
对外观设计的定义
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的客体是作为整体的外观设计,其设计要素包括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外观设计必须依附于工业产品而不能独立存在。著作权保护的客体包括美术作品与摄影作品等,这两类作品一般具有美感,同时也有一些美术作品或者摄影作品能够被应用于外观设计中,作为设计的组成部分或整体而使用,从而导致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的客体与著作权保护的客体在客观上存在交叉,即确实存在一些能受著作权保护的美术作品或摄影作品,能被应用于外观设计中。著作权保护的客体与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的客体重叠的范围,该范围首先应当是美术作品或者摄影作品;其次,其能够应用于外观设计中,以图案的形式或者作为产品的形状、亦或两者的结合在外观设计中展现。但需要明确的是,该类作品在其所应用的外观设计中,只是作为该设计的设计要素,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是依附于产品之上的外观设计,而不是该类作品本身。[1]因此,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客体与著作权保护客体的“重叠”是指,存在一部分美术作品或者摄影作品,富有美感,并能够作为设计要素依附于外观设计产品之上。著作权作品独立存在,可以依附在产品之上,也可以不以任何产品为依托。
实践规制
当发生类似于本案的侵权纠纷时。
法官首先核实原告是否有《外观设计专利权评价报告》及《著作权登记证书》,如果都具备并且评价报告是积极的,且登记证书显示的作品完成时间是在先的;则法官根据外观设计专利与著作权作品的相互“依附”程度,判断是“完全依附型”亦或“部分依附型”权利竞合;对于“完全依附型”权利竞合,在外观设计已经失效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对于“部分依附型”权利竞合,可以根据原外观设计专利上的作品与被诉产品上的作品的相似程度,相应作出支持或驳回原告诉求的判决。
如果原告没有《外观设计专利权评价报告》或者《著作权登记证书》,则原告势必要提交作品的设计底稿及作品完成时间证据,经查证著作权成立的,法官再依据上述判断程序作出相应裁决。
当申请人提出外观专利申请时。
申请人应首先书面申明申请中的外观设计专利同时存在著作权,并披露或提交相应著作权凭证,经查证著作权成立的,审查员再判断申请中的外观设计专利与著作权作品是“完全依附型”亦或“部分依附型”权利竞合,当该外观设计专利经审查获得授权公告时,知识产权局将在授权公告中标记“完全依附型著作权竞合”或“部分依附型著作权竞合”,则该著作权也同时具有了公示作用。当外观设计专利终止或失效之后,权利人要求继续保护该外观设计产品的著作权也就不存在争议了。
关于风险的规避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知识产权是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进入高速发展期的企业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在进入高速发展期后,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将纷繁复杂,例如对企业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的竞业限制、商业秘密保密措施、研发及生产中的知识产权使用、技术或产品采购中的知识产权约定等等,无一不涉及知识产权风险,这些如在日常管理中忽视,则极易给企业带来重大风险。
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可操作的产权管理体系,将知识产权有机地融入管理体系中,此举不但能降低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更将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富!
衍生玩具产品的知识产权
动漫衍生玩具产业现状
卡通电影、电视在全球风靡,不仅创下了骄人的票房纪录,同时也催生出玩具产业的一个新的分支一动漫衍生玩具产品,即以电影电视剧中的卡通人物为原型设计制作的玩具如圣斗士星矢、变形金刚等。动漫衍生玩具的商业价值已经超过了动画片本身的商业价值,据统计年全球数字动漫产业的产值为亿美元,而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则在亿美元以上。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动漫制作大国,以动画片形象制成的相关衍生产品拥有两万亿日元的市场销售额,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随着国际玩具市场竞争加剧,玩具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高科技和新创意成为竞争利器。动漫衍生玩具作为一种新兴产品,其权利特征更加复杂,在传统知识产权法的体系下,往往不能得到全面保护。因此,目前在市场上针对动漫衍生玩具的侵权行为常常得不到有效遏制,严重地阻碍着动漫衍生玩具产业发展。如我国著名的国产玩具“蓝猫”,在市场上遭遇到大量的“假猫”的侵权,盗版者所攫取的利润,严重影响了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维权启示:
以涉案玩具为例,申请人除了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之外,如果是自主销售,还应在该玩具上注册商标权;对于玩具的设计底稿或者美术作品进行著作权登记;对于玩具创新性功能或结构,则可以申请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权;对于玩具的生产方法符合一定条件可以申请发明专利权;对于玩具的材质,例如权利人经过研发添加了秘密配方,使得该玩具具有防火功能,则可以商业秘密予以保护,等。如是,涉案玩具将获得全方位立体保护,在保护空间和时间上将获得极大延展。
仍以涉案玩具为例,权利人在设计该玩具时,应围绕“长颈鹿”这一主题作出一系列变化设计作为周边专利,包括对长颈鹿的整体神态、身体动作、花纹图案、面部表情等作出种种变化设计。这些周边专利与涉案玩具一起构成了一道专利保护“屏障”,即围绕核心专利技术构建起周边专利技术,组成专利“篱笆阵”,让侵权者无缝隙可钻,无法规避。
汕头中咨荣知识产权事务所是澄海首家拥有商标一级代理资格专注知识产权全方位服务的代理机构。
自年成立以来,专业从事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境外商标申请代理、版权著作权登记、专利咨询和有关知识产权领域法律服务,已为上万家粤东知名企业的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END/————
本文综合自互联网;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转载侵权问题,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