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荜茇ba
7.7.1释名习性
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未成熟果穗。本品原生波斯国,荜茇为其音译。
7.7.2加工炮制
9~10月,果实由黄变黑时摘下晒干。
7.7.3性味归经
辛热,归脾胃大肠经。
7.7.4功效
1)温中散寒:荜茇辛热,入胃大肠经,能温散肠胃寒邪,可用治寒证的呕吐泄泻,小腹痛。
2)行气止痛:其辛热可入阳明经散浮热,用治牙痛,头痛。
7.7.5鉴别应用
荜茇与荜澄茄均可温中散寒,用治中焦虚寒。
荜茇:辛热,温热力较强,散中焦沉寒力强。适用于胃肠虚寒之腹痛,呕吐。
荜澄茄:辛温,辛散力较强,温中下气,暖脾胃而行滞气,长于散寒止痛,并可温肾与膀胱之气,可用治胃寒呕吐,胸腹气滞痛,还可用治寒疝腹痛,及寒证小便不利,小便浑浊(肾与膀胱冷气)。
7.7.6配伍应用
1)配高良姜:二者皆为大辛大热之品,均可入脾胃,有温中祛寒之功。高良姜辛热纯阳,善散脾胃寒邪,且有和胃降逆之功;荜茇温中散寒,并有行气止痛之功。二药相须,能够增强温脾胃,散寒邪,降逆气的作用。比如寒伤脾胃的脘腹冷痛,胃中无火的朝食暮吐。
2)配蒲黄:蒲黄甘平,归肝、心包经。有收涩止血,行血祛瘀之功,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创伤出血等症。与荜茇配伍治妇人气血不和,疼痛不止,月经不调等。
3)配肉桂:肉桂辛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治脾肾阳衰,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症。二药合用,相辅相成,治疗脾肾阳虚,阴寒内生之虚寒久泄等。
4)配丁香:丁香辛温,能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用于胃寒的呕吐,腹泻;二药相须,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力大增。
5)配胡椒:胡椒辛热,温中止痛。而荜茇为头痛,牙痛,鼻渊要药。取其辛热而能入阳明散浮热也。二药相伍用治胃腑郁热,循经上扰之牙痛证。
7.7.7禁忌
-。
7.8荜澄茄
7.8.1释名习性
胡椒科植物荜澄茄或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成熟果实。本品生于佛誓国,此名为音译。
7.8.2加工炮制
夏季,果实长成而未成熟,呈青色时采收。晒干后摘下果实。
7.8.3性味归经
辛苦温,入脾胃肾膀胱四经。
7.8.4功效
1)温中散寒:荜澄茄性温,入胃经,可温中散寒,用治泄泻、呕逆。
2)行气止痛:本品辛温,可用治胃寒腹痛。
3)健脾消食:本品辛能行气,下气消滞,健胃消食,用治食积腹胀。
4)温肾助阳:用治膀胱有寒之小便不利。本品性温,入肾膀胱经,温补命门,化气行水,肾阳得补,命门火足,则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小便自利。
7.8.5配伍应用
1)配高良姜:二者皆为大辛大温之品,具有温中祛寒之功。二者相须,能增强温脾胃,散寒邪,降逆气的作用。与荜茇配高良姜类似。
2)配白豆蔻:白豆蔻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荜澄茄温中散寒,止胃气上逆。白豆蔻长于驱邪,荜澄茄长于扶正,二药相须使温中散寒,行气化湿之力增强,用治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3)配茯苓:茯苓甘淡,利水健脾,药性平和;荜澄茄辛苦温,能温肾助阳,用治膀胱有寒之小便不利,
4)香附:香附辛苦平而臭香,归肝三焦经。能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荜澄茄辛苦温,归脾胃经,行气止痛,用治胃寒疼痛及寒疝。香附偏于行气,荜澄茄偏于温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