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瑞士首都,很多人都会以为是苏黎世或者日内瓦,或者洛桑,因为这些城市实在是太有名了,一个是世界大都会,一个是世界和平城,一个是奥林匹克城,就连很多欧洲人都以为这些是瑞士的首都,其实,瑞士的首都,她的名字叫伯尔尼。
在去瑞士之前,我也以为首都是日内瓦,作为老驴,真是惭愧。只怪伯尔尼实在太低调,名声比苏黎世、卢塞恩、日内瓦小多了。
在伯尔尼近郊一个高大上的五星级营地美美地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乘坐公交进城。
瑞士没有加入欧盟,不用欧元,在营地换了40瑞士法郎,汇率跟欧元差不多。
在营地免费领取的伯尔尼交通旅游地图,先研究研究待会怎么走。
公交站就在营地旁,非常方便。
刷卡买了4张通票,管用一天。
一路畅通,到达终点站——火车站。虽然贵为首都,但伯尔尼没有机场,来往这里的国际游客都要在苏黎世或者日内瓦下飞机,一则铁路交通太发达,二则城市更显宁静。
火车站超市,货品琳琅满目,老婆和孩子们经不起诱惑,买了一些特色小吃。
此超市居然没有收银员,自助结账付款,高大上啊。
扫码,刷卡,机器没反应,怎么回事?大家一时一筹莫展。
旁边一美女看到了,过来稍作指点,搞定!
外面下起了大雨,并未浇灭大家游玩的兴致。
市政厅广场上的集市,看得眼花缭乱,吃啥呢?吃啥呢?
大红灯笼高高挂,好亲切,是不是同胞啊?标准普通话问候,老板娘一脸茫然,原来是泰国人,打着中餐的幌子
泰国阿姨做的甜点不错,赞。
绿色圆屋顶的建筑是伯尔尼鼎鼎有名的联邦大厦,吃完过去看看。
雨中博弈,好雅兴!
联邦大厦高大典雅,是瑞士政府和国会议事厅(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所在地。可以免费参观国会大楼内部,遗憾的是我们去的那一天正在维修中。
在联邦大厦前冒雨凹个造型,爱臭美的娘仨。
老婆边走边给大家讲伯尔尼名字的来历:“伯尔尼Bern在德语中的意思就是“熊”,当初建伯尔尼的时候,统治者贝尔托德公爵不知道应该给这个城市起什么名字,于是决定去森林中打猎,用第一只猎获的野兽作为这个地方的名字,结果他首先打到一头熊。于是Bern就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名字,熊也成了这座城市的吉祥物和代表图案。至今伯尔尼人对熊仍特别偏爱,熊的形象处处可见。”
毛毛和二瑶顿时来了兴趣:“真的吗?我们比赛吧,看谁找到的熊多。”
“找到啦,找到啦!在铁门尖顶上的门牌上呢!“二瑶眼尖,第一个发现。
哈哈!果然,在伯尔尼大街小巷都会发现熊迹。
威风凛凛的骑士雕像,有熊的陪伴。
无论是街道中心的喷泉中,还是那些古老的建筑物上,几乎都有熊的雕塑。难怪伯尔尼又称“熊城”呢!
还没走多久,孩子们就惦记着刚刚超市里买的美食。
伯尔尼被公认有三最,这第一最,就是欧洲最长的石造拱形长廊商业街,又叫“拱廊”,和广州、厦门那儿的“骑楼”差不多。这种拱廊的设计源自中世纪,远远望过去,拱门蜿蜒连成一片,别具一格。
下雨天,这样的设计就彰显优势了。无论外面雨势多么磅礴,走在拱廊下却丝毫不会淋雨。所以,即使下雨,也不妨碍娘仨逛街。
拱廊的形状是圆弧形的廊顶。建筑学里说,圆弧会使建筑物产生艺术的美感
伯尔尼的拱廊长达好几公里,漫步其中,就像欣赏一条艺术长廊,设计精致的橱窗一家接着一家:独特的小店、时髦的国际知名品牌、艺术画廊、甜食小铺、杂货店、大型百货公司、珠宝店......应有尽有。
若是累了饿了,拱廊里还有不少有名的咖啡馆、餐馆,大可以慢慢享受,坐在那里听雨喝咖啡,别有一番情趣哦
带着拱形走廊的商店琳琅满目,长长的似乎没有尽头,橱窗装饰极为精美,让我们目不暇接,不时驻足观望。
伯尔尼第二最:欧洲最多的有轨电车道。空中电线密布,不时有有轨电车从古老的街道上叮当驶过。可惜这些乱糟糟的电线严重影响美感。
世界遗产古都伯尔尼,城市建筑看起来庄重又稳固。
雨小了许多,随性欣赏。
大教堂是伯尔尼的地标,维修的工程围栏挡住了教堂的哥德式尖顶。
伯尔尼位于瑞士高原中央山地,莱茵河支流阿勒河在这里流成一个回环。伯尔尼旧城就建在河曲半岛上,现已扩大到河的两岸,有7座桥梁把两岸旧城区与东岸新城区连接起来。
阿勒河清凉的河水来自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在这里缓缓沿河曲半岛勾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精巧凝练的伯尔尼老城区就建在这半岛上。
在树木掩映之下,阿勒河蜿蜒南去。阿勒河两岸的建筑,高低参差不齐,非常别致。
一家五星级酒店,有赌场,想上去看看,服务生告知外籍人士需护照才可进入。老婆乐了,护照还好没带,死心了吧。
过桥,去老城区。
搭上一站公车,通票,无论去哪里,坐多少次,都没问题。
没有查看地图,也不知道走了多远,只觉一拐弯,一转身,一回眸,一抬眼,哇!古城到了,真是别有洞天!
悠长弯曲的街道、光润的鹅卵石路面、街道两旁彼此相连的拱廊、尖尖的塔楼、红瓦灰墙的屋顶、古色古香的街心彩柱喷泉……这一切,那么和谐典雅,相映生辉,独特诱人,历史的沧桑感和浓浓的艺术气息相溶并存,充满了中世纪的神秘色彩,真不愧是保护完好的一座千年古城!
伯尔尼的第三最:有最多的喷泉、喷泉柱。
伯尔尼也称“泉城”,老街上有N多的喷泉池,喷泉彩柱上都刻有雕像,每一座雕像都有一个故事。
伯尔尼有一个喷泉描述的就是当初给熊城起名的扎灵根公爵,为了纪念他给熊城起名这件事,雕像上的他化身成了一头熊,穿着公爵的衣服伫立在街道上,一身戎装的熊还非常威风呢!
大街上每隔一段距离便耸立着一座泉碑。水管里流出来的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甘甜可口,逛街时口渴了就喝上几口,不用买矿泉水喝,省钱又好喝。
中世纪的建筑师将一个个宗教故事刻画在喷泉的雕塑上,将整座老城装点得有声有色,充满想象力。其中最为出名的喷泉有两座,正义女神喷泉和食人魔喷泉,是最不能错过的。
食人魔喷泉,据说食人魔刻画的是古代的犹太人,因为中世纪时传说犹太人有吃小孩的嗜好。
乍看这座喷泉,外表华丽精美,放在古城支路的一侧,绝对是点睛之笔。只有仔细去看喷泉上的雕塑,才会注意到一个面目狰狞的恶魔已经将小孩的半身塞入了嘴边,刻画得非常惟妙惟肖,让人触目惊心。
这个形象是为了吓唬顽皮的孩子吧,重口味哦。
这就是正义女神喷泉,女神双眼蒙住,手持实行死刑和宣判的宝剑和象征公平公正的天平,宣扬着正义的存在。
希姆逊喷泉,生动地刻画了圣经中的英雄人物希姆逊战胜了一只雄狮的情景。
说到这些喷泉,不能不说说伯尔尼人对于历史文物保护的意识。在伯尔尼,还有一个成立了多年,名叫“守望会”的民间组织,成员都是一些居民、工匠和小商人等。他们会监视邻近地区,发现有人擅自更动建筑物,或许设置有碍观瞻的广告牌,便会立即向市议会提出检举。
正是这样严格的规定,才使得伯尔尼数百年来如一件艺术品般精美,由历代巧匠精心制作的那些堂皇的建筑物中古式、哥特式、巴洛克式都保存完好,并互相映衬,恍若一体。
身为钟表之国的首都,怎么可以没有几个牛逼的大钟呢
伯尔尼老城的地标当之无愧是钟塔,走入老城远远就能望见,不会错过。
镶嵌在钟塔上面的钟面设计非常童话,和很多地方的天文钟一样,每当整点的时候,就会有各种小人和动物出来敲敲打打,好不热闹。不过难得的是,这座钟的机件是16世纪的产物,保留了几百年仍然运转无误,无不让人佩服瑞士人制表的精湛工艺。
迷人的外形、数字、钟面和天文钟是到年才正式完工的建筑杰作,而里面13世纪精湛的机械工艺则让人感到惊讶。
一到正点,这个摇摇摆摆走出来的小人就用他手里的小锤敲打大钟。
这哥们好酷!看上去有点怕怕!我们提出要和他合影时,没想到他居然很害羞
伯尔尼的建筑完全不是以华丽的装饰来吸引眼球的,朴素低调的外墙面,规整的窗户点缀的只有自家摆放的鲜花盆栽。如今这些低调的建筑底下都开满了各式名牌店、钟表店,成了名副其实的购物街。中世纪的房子里开着现代化的商店,古为今用倒也成了新的风景线。
伯尔尼人真的特别钟爱熊,熊的模样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
我唯独钟爱那长长的鹅卵石路,每一小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那个年代的故事,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放眼望去,眼前的景致让我们惊叹得说不出话来:山坡上红色、白色的房屋,在树木掩映之下,形态各异,高低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对岸的大片树林,翠绿浓密,绵绵起伏,简直就是一副绝美的风景画,让人陶醉啊。
站在桥上,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非常迷人又有情调的欧洲老城,古朴精致、典雅韵丽、和谐舒缓,清新自然。这里,简直就是人们心中无与伦比的梦想家园!
养眼的风景,画儿一般。
这座保护完好的古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伯尔尼是最不像首都的首都。徜徉在城中的大街小巷,尽情地感受她温暖的乡村气息,高雅的贵族韵味。
街道全是石头路面,很有古城风韵,中世纪的余韵依然幽幽。
游走在伯尔尼,感觉不到一点名城大都市的繁华奢侈习气。
欣赏着街道两侧一步一景的神韵,绿藤缠绕的廊道、古色古香的门洞、鲜花绽放的窗台、古老的钟楼塔楼、流水潺潺的喷泉雕塑,这一切,让人迈不开步,挪不了眼。
慢逛伯尔尼,虽说不熟悉中世纪的那些宗教故事,但是看着一座座雕塑去想像其中的故事,非常有乐趣。
每一个雕塑都讲述着一个传说、一个童话,色彩鲜艳,惟妙惟肖。
欣赏着隔三岔五就矗立的彩绘雕塑,是逛伯尔尼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整个城市规模虽然不大,但环境优美,建筑别致,精致玲珑。我们只沿着街道略略走了一遍,就从心底里喜欢上了这个小城。这是一个多么安雅静谧的小城,一个充满浓浓生活气息的小城,一个流淌着古老智慧和文化的小城,一个适合旅游者细细咂摸没有充斥着商业味儿的小城。
虽说下雨天是个糟糕的天气,但不得不承认雨中的老城区更加符合了我心目里中世纪城市的模样。被雨水打亮的鹅卵石铺在蜿蜒的街道上,两旁建筑都是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简约而深沉,整个老城就是一活脱的旧世界里的模样,让人浮想联翩。
为什么瑞士这么富裕的国家要挑选这样一个小城市作为自己的首都呢,来到伯尔尼,这个问题就很容易想明白了,作为中立国的瑞士,处处能让人感受到安静祥和,而伯尔尼则是这种气氛的最佳体现。黄昏时分,漫步于白鸽翔集的广场,看人们悠闲地坐在光影斑驳的咖啡座上倾谈着,感受着这个城市美丽的时刻。看到这一切的一切,你就知道为什么爱好和平的瑞士人要把自己的首都选在这里了。
伯尔尼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中世纪的范,不华丽,简约而大气。
没错,精致典雅、底蕴深厚、浓郁的文化气息、古朴的瑞士风情,这是伯尔尼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
不知不觉已是下午6点,回到火车站,乘车回营地。
当地人很热情,如果你问路,通常他们会把你带到你需要换车的地方,直至确认你不会上错车。
虽然瑞士人说意大利语、德语和法语,但他们多数能听懂英文,交流不成问题。
再去超市,瑞士的牛奶太好喝了,多买几盒当水喝现在驾轻就熟啦,无人结账完全木问题。
高大上的巴士,到站后车身慢慢右倾,紧挨地面,推童车的年轻妈妈轻松上车,照顾老弱病残,人性化设计
车上有免费wifi,轻松连上。
回到营地
一路谈笑,商量着今晚做什么菜呢?
在帐篷外发现了一个塑料袋包裹的东东,打开,里面是一个精致的小玩偶,穿着传统的瑞士民族服饰,一盒巧克力,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很高兴认识我们一家,祝我们旅行愉快。
这是谁送的呢?看着落款,想起了昨晚的事情。老婆在做晚餐时,我们的邻居—住小木屋的母女俩好奇地向我们这边张望,看得出来,她们对我们做中餐很感兴趣,我把打好的豆浆给她们品尝,母女俩惊喜万分,直夸豆浆神奇,简直不可思议,赞不绝口啊。就这样聊了起来,越谈越投机,成为伯尔尼交的第二位朋友。
帐篷外的礼物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多么纯朴友好的瑞士人民啊!
父亲节快乐!
——
anxia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