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患者,他们说眼前总有“小蚊子”飞来飞去,仔细询问得知,“小蚊子”在白天或者光线较好的时候多见。
其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飞蚊症”。它是指眼前见黑点飞舞,敏感的患者甚至可以描述出各种形状,比如点状、线状、很像蚊子,故而得名。
飞蚊症多见于老年及高度近视患者,也见于视力正常人。很多患者“小蚊子”长时间存在,变化较小,不影响视力,客观检查也查不到任何病变。飞蚊症一般是由玻璃体变性引起,那么什么是玻璃体呢?
玻璃体是一种透明、无血管的胶状体,是眼球主要的屈光间质。玻璃体前面与晶状体,后面与视网膜、视神经乳头接连。主要由胶原纤维网所组成,网内含有粘多糖、透明质酸和99%的水分。
飞蚊症是一种自然老化现象,就像老年人会长白头发一样,一般是由玻璃体变性引起玻璃体浑浊,飞蚊症即是玻璃体混浊投影在视网膜上产生的。而高度近视患者,较早发生玻璃体液化及玻璃体后脱离,因此飞蚊症多见老年及高度近视患者。
大部分飞蚊症属于“好蚊子”,不需要治疗,只要定期观察。但如果“好蚊子”在短时间内增多、增重,甚至不再飞来飞去,变为固定的,就有可能变为“坏蚊子”,医院就诊,散瞳详查眼底,排除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疾病,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本期专家毕春潮
医院眼四科主任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陕西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青少年视力保健与视光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眼科学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眼科学组委员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四上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