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最热话题是“阿里离职女高管”,一篇情人节软文,引起阿里“现任”和前任“高管“互撕,我们从职场的角度,关心三个子话题:
1、什么样的人才算高管?
2、离职后还能谈前任公司吗?
3、晒公司同事照片是否合法?
一
什么样的人才算高管
这个子话题绝对是这个事件的焦点,也是撕得比较狠的地方。我们关心的是,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企业高管,应该用什么标准,可以考虑两个角度:
1、按P值——阿里内部职级
所谓P值,就是阿里内部的职位等级,阿里采取的是双序列职位等级,分技术路线和管理路线,M属于管理路线,P属于技术路线。
女主说自己是P8-P9,到底是什么水平?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表对照一下:
科普一下,以下资料引用作者半佛仙人的介绍:
P6=M1,本科3年工作经验,研究生1-2年工作经验,应届博士起点。
M1就是作为小团队leader,一般带应届生,初级管理者。
P7=M2,专家/经理,本科5-7年工作经验,研究生3-5年工作经验,一般带一条功能模块的线,
小公司的总监跳到阿里往往就是P7,阿里P7也是跳槽最多的,因为内部看不到内部晋升的希望,P7升P8是难度非常高,不纯粹的依赖个人奋斗。
P8=M3,高级专家/总监,一线最高级别,研究生5年以上经验,本科7年以上经验,负责一整块业务的营收,传统意义上的年薪百万就是指的阿里P7。
阿里P8一般去小公司就是各种O,前段时间有一篇文章《29岁成为阿里巴巴P8》被热捧说明P8还是稀缺的。P8以上的阿里人离开,大部分都选择创业,因为其他公司往往也接不住(年薪最高达到w)。
P9=M4,资深专家,是所有技术人员的梦想,没有固定年限要求,一般要求行业影响力,达摩院挖的那批人,一般就是P8P9左右。M4=总监/核心总监,一般负责几个大框架业务的营收
P10=M5,研究员,是所有技术人员梦想中的梦想。M5分子公司总经理,母公司某事业部总经理。这是阿里高管标准的起点。
P11=M6,M6=集团副总裁,各种CXO,P11是普通技术人员想都不敢想的级别。
P12=M7,往上级的人就基本封神了,例如彭蕾、陆兆禧、蔡崇信、曾鸣。
M10,只有马云一个人了,当然还有人开玩笑说,马云太太是M11。
客观的说,女主做到P8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是,对应上面的列表,女主显然不属于阿里集团高管,没有P10站不住。
2、按头衔——对外说法
所谓头衔,就是对外的称呼,女主对外资料上,有两个头衔“蚂蚁金服集团北京事务总经理、阿里健康家庭医生事业部总经理”。
但是,仅仅从这个两个头衔来看,阿里内部人并不认可“高管”叫法,叫“总经理”只是方便外部对接,含金量不高,一个负责政府事务,一个属于子公司的子项目负责人。
如何判断你是不是高管,在民间,有两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所谓“高管”,就是你的老大没有老大,你的小弟还有小弟还有小弟。
高管title越短,权力越大。
3、按法律——按上市章程
很多人喜欢找法律依据,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显然《公司法》,无法真正定义高管,而且“公司经理、副经理”这种说法,早就落后公司目前盛行的c系列“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财务官CFO”,或者vp系列,“xx副总裁”“xx高级副总裁”。
如果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条款去看,以阿里巴巴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