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有症状的飞蚊症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以及这些心理因素是否与飞蚊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方法:共纳入61名有症状的玻璃体飞蚊患者和34名对照患者,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价玻璃体后脱离(PVD)的程度。我们用自填式问卷测量了其抑郁程度、压力、状态和焦虑特质以及飞蚊症带来的不适程度。我们对飞蚊症患者和对照组的心理参数进行了比较,同时还比较了飞蚊症患病组中不同患者的临床和心理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症状性玻璃体混浊患者完全性PVD发生率高,心理困扰程度高。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完全性PVD(p=0.)、抑郁(p=0.)和年龄较小(p=0.)与有症状性玻璃体混浊显著相关。不同程度的飞蚊症患者完全性PVD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重度不适组较其他两个症状较轻组表现出更高的抑郁、感受到的压力、焦虑状态和焦虑特质。
结论:有症状的玻璃体混浊患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且混浊的严重程度与心理困扰显著相关。
1.引言
玻璃体混浊是玻璃体凝胶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视觉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IX型胶原减少,导致表面暴露出“粘性”II型胶原。这将会导致玻璃体胶原纤维聚集和液化,并伴随着玻璃体收缩和凝聚,在视网膜上投射出微小的阴影。玻璃体后脱离(PVD)导致玻璃体结构塌陷和玻璃体后皮质前移,是玻璃体混浊最常见的病因。近视性玻璃体变性和星状玻璃体变性也是玻璃体混浊的常见原因。部分玻璃体混浊症状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但一些患者会持续感到不适并来寻求医疗帮助。症状性玻璃体混浊可能与视网膜裂孔或严重的视网膜脱离有关,特别是当飞蚊突然增加并伴有闪光感时,但通常认为这是正常的自然衰退过程,临床医生通常很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