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1日北京突然出现一例本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北京重新进入了紧张的抗疫状态。
各部门和单位再次绷紧了抗疫这根弦,复课的中小学紧急停课,北京前往各地航班大面积取消,已复工的企业重新实行错峰上班,医院也加强了入院就诊的要求。在这种特殊时期,眼病高发群体的中老年人如果眼病发作了怎么办?医院就诊吗?
经过咨询专业眼科医生,小编建议大家在这段时间谨慎就医,最好先了解一些常见眼病的相关知识,再根据家中老人的情医院。
1不明显症状的眼睛红结膜,就是我们所说的“白眼珠”外面那层膜。结膜的毛细血管比较脆弱,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结膜毛细血管破裂会引起结膜下出血。这时,眼睛的白眼球会突然红了一大片,看起来很可怕,不少人会急于治疗。
但事实上,如果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视力下降、眼睛疼痛、看东西重影等,这些血液一般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吸收。
如果有流泪、分泌物增多等情况,需要考虑是结膜炎引起的。如果伴有发热症状或疫区接触史,应至发热门诊就诊。
2逐渐发展的视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大,父母的视力可能越来越差,看东西也灰蒙蒙的。导致这种情况的常见原因之一就是白内障。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它典型的表现就是视力逐渐下降。如果爸爸妈妈近几年眼睛没有明显的不适,却老抱怨看东西越来越多模糊,很可能就是白内障。另外,一段时间内,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老花眼变轻了,也可能是白内障引起的屈光力的改变。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同时通过植入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矫正近视、散光、老花。大家可以在疫情稳定后,医院做详细检查,确诊并对症治疗。3看手机时感到吃力、头晕如果父母总是抱怨看手机、报纸上的小字,感到吃力和头晕,可能是老花眼。老花眼是由于我们眼内的晶状体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失去弹性,看近处调节能力不足引起的。大多数人在40岁后,都会逐渐出现老花眼的相关症状。但每个人的症状轻重、发展速度不同,不必和其他人比较。有近视的人,老花眼症状一般出现较晚。出现老花眼后,可以先配戴老花镜进行矫正。如影响到生活质量,可通过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的同时矫正老花眼。4眼前有小黑点飘动如果父母总说眼前有小黑点飞来飞去,那可能是飞蚊症。飞蚊症是由于我们眼内的玻璃体混浊引起的,一般为生理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不必过分在意。但是部分眼病也会引起飞蚊症,如果眼前的小黑点突然变多,或出现固定的黑影遮挡视线,医院进行检查。(出行请带好口罩。)5眼睛干涩年纪越来越大,我们眼睛的各种腺体的功能会逐渐减弱,泪液的质和量都会有所下降,导致眼睛容易干涩,出现干眼症。爸妈在家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电视,可能导致眨眼次数减少,进一步加重干眼症状,导致眼睛发干、发痒、疼痛等。轻中度的干眼症可先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如注意休息、均衡饮食,早晚用热毛巾敷眼。医院就诊。6眼睛疼痛、视力下降、头痛、呕吐眼睛出现剧烈的疼痛,伴随视力下降、头痛、呕吐,可能是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视力的永久损伤。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医院就诊。药物控制良好的青光眼,病情无明显变化或无加重可暂缓复查。7化学烧伤、热烧伤、眼球破裂伤等疫情期间,部分朋友在进行酒精消毒、紫外线消毒时,可能会因为操作不慎,导致眼睛受伤。如果是化学品溅入眼睛,可先用清水冲洗后,医院进行处理。如被灼伤、烧伤,可用冷毛巾敷眼,做好个人防护,医院处理。如遭遇外力如:烟花爆竹射中眼睛或异物扎入眼睛,导致眼睛受伤。不要擅自拔出异物和用力按压眼球,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掩住伤口,做好个人防护,医院进行处理。8无痛性的视力剧降高度近视导致视网膜变得更加脆弱,老年人出现玻璃体老化飞蚊症也可能牵拉视网膜。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视网膜脱离的出现。出现视网膜脱离后,人们并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而是感到视力下降,或是有黑影遮住视野。如果家中有人近期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做好个人防护,医院确诊,接受相应治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是视网膜出血的高发人群之一,疫情期间应该更加控制好血糖,防止眼底大出血的发生,如有发生视力急降没有特别不适也建议避开疫情延期就诊。“爱目行动”是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北京后生公益基金会、北京儿童健康基金会、首都医科医院以及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儿童健康教育与医疗扶贫专项基金所管理的大型公益项目,其宗旨是通过儿童的习惯养成,结合医疗救助与帮扶,从根源上解决我国儿童视力不合格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把“爱目行动”做成眼睛的希望工程,让越来越多的儿童受益,远离眼疾的威胁和伤害。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