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家长问”我孩子近视度,你们能降低度数吗?”“我孩子近视度,裸眼视力是多少?”事实上这个问题很多专业的医生或视光学从业人员都是无法准确地回答你的。
一、视力和屈光度的区别
裸眼视力与屈光度是表示视力好坏的两个不同的指标,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但又不是比例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屈光度获得了降低,裸眼视力会相应地提高。
1、视力
“视力”,简单说就是人们看清视物的能力,视力的好坏是以看清视物的远近来评判的,好的有1.5、2.0,差的有0.1、眼前辩指、光感(也就是看不清事物,只能感受光的存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裸眼视力。
人眼屈光的介质主要包括角膜(屈光力43.05D)、房水、晶状体(屈光力19.11D)和玻璃体。它们各自都承担了重要的功能。
1、角膜:相当于一个凹凸镜,前后表面会产生屈光度;
2、房水:主要具有维持眼内压的功能;
3、晶状体:位于玻璃体前面,周围由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呈双凸透镜状,富有弹性,也是唯一具有调节能力的屈光介质。随着年龄的增加,晶状体浓缩、扩大、失去弹性都会使眼的调节能力变差,出现视力问题。
4、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面,如果玻璃体发生浑浊,就会产生飞蚊症等病症。
综上所述,眼部炎症、外伤、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病变等疾患都能引起视力下降。眼睛作为人体最精密的器官,任何“零件”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视力问题的出现。但大部分青少年学生的视力下降多与近距离疲劳用眼有关,加上对于近视防控知识、工作的疏忽,忽视了视力提升养护的重要性,引起眼睛调节障碍和最终引起的器质性病变。
2、屈光度
屈光度一般指对平行光线的光路的改变,针对眼睛来说最直接的屈光的改变就是反应在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上,视物越近,晶状体的曲度就越大,在调节上来说就是越费力,反应在自我感觉上就是眼睛疲劳,也就相当于近距离看书时间过久的症状。
晶状体是人眼看远、看近的最直接的调节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与物理学的凸透镜的不同表现在它是可调节的,也就是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调节它的弯曲程度,来改变焦点的远近达到看清物体的目的。
综上所述,视力往往是指我们眼底视网膜成清晰物像的能力;而度数则是指我们眼睛屈光系统的屈光度。不同的人,相同的度数可以有不同的视力;同样,相同的视力也可以有不同的度数。但对于同一个人,在相同的时期,度数越高,视力就越差。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却没有相互换算的公式。
二、视力和屈光度哪个更重要?
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种的情况:一直戴度近视镜的人,裸眼视力仅只有0.1或0.2;而不戴镜的度近视者,裸眼视力却有0.5。还有的人才度近视(镜不离眼者),只能看到0.1;而有人多度近视(不常戴镜),却能看到0.8。
经常戴眼镜的人视物靠的是眼镜,而不是眼睛,眼的自然调节功能和视物功能逐渐减弱,虽然屈光度不大,但视力很差。而不常戴眼镜者,因为眼睛的自然调节功能好,虽然度数较高,但裸眼视力却较好。这里我们要特别说明:眼镜在看远的时候戴,看近的时候可以摘掉。我们能看清楚近视和远处,需要眼睛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近视族在看近处的时候,不戴眼镜眼睛会更加放松,所以适时摘下眼镜能缓解眼疲劳。
总而言之,屈光度和裸眼视力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我们不能以裸眼视力的好坏来判断屈光度的高低,也不能以屈光度的高低来判断裸眼视力的好坏。对于孰轻孰重这个问题,如果裸眼视力好,孩子就能够在生活用眼中摆脱眼镜的束缚,也可以看得更加清晰,阻断近视进一步发展,避免高度近视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所以对于家长,不必过于在意和纠结孩子的屈光度。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