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读者谢先生问:我今年68岁,上个月做了左眼白内障手术,手术后觉得看东西很清楚,光线很亮,感觉近视程度也比原来轻了,不知道是不是手术能降低近视度数?还有,手术后能不能参加体育活动?
上海交通大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戴怡康答:白内障手术可以降低度数。白内障手术将原来混浊的晶状体吸除后,在原来的晶状体位置放置一枚透明的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有多种规格,除了材料、直径、形状等参数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度数。术前会对每个患者进行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测量。根据患者的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应用合适的计算公式,会得出术后不同屈光状态所需的人工晶状体度数。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度数,使患者术后达到一个理想的屈光状态。所以,高度近视患者在术后降低近视度数或者完全消除近视度数一般来说都是可以实现的。
白内障手术能够减轻散光。晶状体散光多见于白内障发展过程中晶状体密度不均匀,影响了光线的折射,这类患者随着白内障术后更换人工晶状体,散光即会减轻或消除。针对角膜来源的散光,如果散光度数比较小,可以通过制作相应的白内障手术切口,达到减轻散光的作用;如果散光度数比较大(≥0.75D),可以选择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具备相应的散光度数和轴位,以抵消角膜散光。选择这类人工晶状体,术前需要精确测量角膜散光的度数和轴位,术中精准定位人工晶状体,术后可以达到极佳的散光矫正效果。
放置了人工晶状体,一般体育运动均能参加。白内障手术后人工晶状体放置在晶状体囊袋中。散光型人工晶状体由于携带固定的散光轴位,所以在囊袋内需要精确的定位才能起到矫正散光的作用。如果人工晶状体发生了旋转或倾斜都会降低散光矫正作用,旋转达到30°,散光矫正作用将完全丧失。旋转或倾斜进一步加重,甚至会带来更严重的屈光不正。担心晶状体的移位,这是引起运动顾虑的原因。值得欣慰的是,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材料比较特殊,放置在囊袋内后,与囊袋之间会产生粘合作用,不会轻易发生旋转或移位,所以一般的运动不会有影响。但是还是要注意避免特别剧烈的运动,也要避免眼部受到外伤。
专家简介
戴怡康上海交通大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擅长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和眼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于复杂性白内障的手术具有独到之处。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东院),周二下午(西院)。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