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史素兰
医院侯留新
提要:飞蚊症是眼科常见病之一。运用五子衍宗丸治疗该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五子衍宗九、飞蚊症
飞蚊症是眼科常见病之一,多见于中、老体弱患者。自觉眼前有点状、条状或飞蝇状半透明物体飘动。时隐时现,一般不造成视力障碍,眼底镜检查不能提供足够的客观依据,在生理性与病理性的飞蚊症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界限,然而却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五子衍宗丸治疗该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58岁,自述左眼前有两个小虫飞舞四年,时隐时现,常在睡眠不足或劳累后出现,曾在外地求医。眼局部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曾注射安妥碘、眼明各60支,口服祀菊地黄丸,未显效。查视力:双眼均为5.0,外眼正常,眼底未见异常。
诊断:为飞蚊症,服用五子衍宗丸治疗,一月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药一月,症状基本消失,而且身患多年的腰腿痛也随之痊愈。
例2:患者男,75岁,自述右眼前有一个,左眼前有两个半透明的蚊虫样絮状物飘动二年,曾在外地诊断为玻璃体混浊,肌注安妥碘40支,口服明目地黄丸60丸效不著。查视力:右4.8,左5.O,双外眼正常眼底可见双晶体周边有楔状混浊条,玻璃体无明显浑浊,眼底网膜动脉硬化Ⅱ期。
诊断:早期白内障;飞蚊症;网膜动脉硬化n期,经服用五子衍宗丸一个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两个月后,眼前絮状物消失,而且视力较前提高。
讨论
1飞蚊症是玻璃体中残留的胚胎细胞或成形物出现移动而产生的一种内视现象,玻璃体呈凝胶状,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发生退行性变症出现液化,所以飞蚊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及高度近视眼患者,若因玻璃体发生病理改变而出现的混浊物,患者自觉视物不清,眼前有不透明的物体飘动,眼底检查时可看到玻璃体混浊,经作者临床观察,服用五子衍宗丸有明显效果。
2在中医理论的“脏腑学说”中论述到,肝升窍于目,肝所收藏的精微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眼,使眼受到滋养,“五轮学说”中玻璃体属瞳神,日水轮,由肾主之,肾主水。“医学入门”中记载,五子衍宗丸治肾虚、遗精,阳萎早泄,须发早白等病症,未提及治眼病,但由于该方剂主治肾虚,而肾主瞳神,故用于治疗玻璃体退行性变能够收到一定的疗效。
3五子衍宗丸配方为:拘祀子、冤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构祀子有补益肝肾之功效,冤丝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五味子滋肾阴益肾固精,覆盆子滋养肝肾而固精,车前子清肝热而明目,以上五味药均有补益肝肾退骼明目之功能,所以治疗飞蚊症疗效显著。
(搞样:邓春波收稿:一09一02修团:一01一30)
本文内容摘自《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年第7卷第1期,仅供学术交流分享之用,如涉侵权,请留言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