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飞蚊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的可能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是病理性的飞蚊症就需要注意了,如果不尽早的治疗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失明,那么到底造成飞蚊症的原因有哪些呢?飞蚊症有什么危害?
病理性飞蚊症可能失明
飞蚊症正式的名称是“玻璃体混浊”或称“玻璃体浮游物”,是眼睛的一种内视现象。形成飞蚊症的原因很多,经常熬夜用眼或长时间用眼疲劳的人,过度用眼后会使眼睛发红,造成整个眼球出现充血状态,这种充血通常属于非感染性的充血,休息一下就可以缓解,但如果此时充血渗入到了玻璃体内,就很容易诱发飞蚊症。
此外,高度患者、动过白内障手术者及其他如眼内发炎或视网膜血管病变的患者,也容易形成飞蚊症,发病时会感到有一点两点的影动在眼前飞来飞去,有时候看得到,有时候看不到。
出现飞蚊症的症状后,需及时就医,进行B超等相应检查后,确定是生理性飞蚊症还是病理性飞蚊症。临床中,90%的飞蚊症都是生理性的,即“好蚊子”,只有10%是病理性的,即“坏蚊子”。这种病理性的飞蚊症多由中高度近视、、等诱发眼球内部出血或炎症等引起。“坏蚊子”的初期症状就是眼前“浮游物”数量急剧增多,若放任下去,很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落,甚至造成失明。
如何识别生理性和病理性
病理性飞蚊症有3个特点:有异常闪光、短时间内飞蚊数不断增加、视线有被遮挡的感觉。表明玻璃体可能正在急性退化,或视网膜已有破孔的危险。因此从以下两方面观察能帮助初步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飞蚊症。
一看数量。当“飞蚊”的数量极少,可以自己数清时,往往为生理性的。数量多,难以计数时,往往为病理性的。
二看变化。“飞蚊”的数量长时间稳定不变时,往往为生理性的。一旦发现数量突然增加时,应考虑病理性的可能性。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飞蚊症的病因以及飞蚊症造成的危害,对于病理性飞蚊症的患者来说必须要注意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治疗,千万不能耽误治疗时机,以免造成失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