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旅程
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在每段旅程中,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01
冬季的瑞士,处处都是雪,印象中分不清草原还是湖泊,只知道是一片银装素裹。只有被清理过的道路,两侧的村庄和多变的天空调皮地炫耀着自己的颜色,只是这些颜色看久了会有些许的沉闷。所以,周小宇一点也不想再到瑞士(13年的时候,周小宇来过)。然而我,也许是因为未知,所以依旧心怀期待。于是,两人商讨下,取了个折中的办法,坐上了通体红色的列车——伯尔尼列车,踏上了号称欧洲最为惊险刺激的冰川列车,走进了动人心魄的阿尔卑斯。
02
周小宇,对于摄影,有些执着。
伯尔尼列车可以是非常缓慢的观光列车,一坐6小时,容旅客慢慢欣赏,慢慢取景。也可以是我们选择的这趟,一样的路程,短短1小时,对于景色的抓取,格外具有挑战性。这种挑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喜欢极了。列车会毫无征兆地转弯,时而向上爬行,时而向下滑行,时而进入深不见底的隧道,时而迎着光慢慢出洞,像似了一条红色的长龙穿梭在冰天雪地中,畅游在短暂的昼与夜中。如此惊心动魄的线路,让美景的到来,总不能预见,又稍纵即逝。所以,他时时刻刻都拿着相机,依靠打开着的窗户边,一面感受凛冽寒风,一面伺机等待。这样的等待,冷到他全身哆嗦,又热到他心跳加速。他时不时按动着快门,翻看着自己的成果。惊叫时,便是大片横空出世。他喜欢把最好的照片与我分享。确实,他镜头里的景色,有时更能让人为之倾倒。
03
洋葱,没眼光,喜欢静静欣赏。
“我不善摄影。”一直以来,这好像都是我的一个借口。其实,并不是不会摄影,而是真的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似乎只能感知美,一种迷迷糊糊对于美景的欣赏与喜欢,可以与之心灵相通,但无法将它们抓取下来,与人分享。于是后来,摄影被我彻底抛之于脑后,干脆“只是看”,甚至闭上了眼睛任性地用心去看。喜欢那时风拍打着我的脸庞,有点冰,但脚边是暖暖的热气,这样的体验对于长期生活在南方的我而言,已经是够新奇了。眼前,变化的山峰,远方的村庄,蓝得有些神奇的天空与乌云,静得有些出奇的针叶林,睡得有些安稳的湖泊,我回忆了下,却是我从未见过的风景。与那一年的雪乡,截然不同。
04
冻到不行时,周小宇终于关了窗户,坐了下来。那一刻,好像车厢都静了,只听见列车行驶的咔嚓声。没过多久,列车缓缓停了下来,我们到达了圣莫里茨——在此时前,我闻所未闻的一个瑞士小镇。总以为是小镇,但爱马仕、梵克雅宝、劳力士应有尽有。我有点呆,可也许这就是瑞士。这个发达国家的小镇与我们的小镇,截然不同,高级奢华了不止一点点,简直难以置信。我惊讶与这一切,稍不留神,滑到在了薄薄冰层覆盖的斜坡上。裤子脏了,膝盖很疼,没有办法看伤口,强忍着往回走。回到酒店,我发现血已经不小心浸透了加厚的抓绒裤子,皮肉分离后,又一次紧紧贴到了一起。我不忍将皮撕裂铺平整,于是,数月之后的今天,依旧是留下了一个带紫的伤疤,这也许就是瑞士之行的烙印吧。从此,我就这样记住了雪,记住了伯尔尼列车,记住了圣莫里茨,记住了瑞士。
05
十点左右,躺下,闭上眼。
阿尔卑斯山萦绕在脑海中。不是勃朗峰、也不是少女峰、离厄峰更是相距甚远,但我确信这就是阿尔卑斯山,那尖锐的角峰与刃脊,冰雪覆盖的样子同必修一的地理课本封面并无差。所以,我就是这样走进了阿尔卑斯山。何必登峰!红皮列车带我领略动人心魄的阿尔卑斯山。
文字/洋葱
图片/周小宇
-END-
____
______
________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