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白内障手术已进入精准化治疗时代,屈光白内障手术时代。医院集团白内障学组组长、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张广斌教授在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VisionChina)大会上发表了精彩的白内障相关专题报告并接受了《国际眼科时讯》的采访,就精准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和手术标准流程以及散光型人工晶状体应用问题发表了一些观点。强调了屈光白内障手术的标准流程,手术方式和人工晶状体的个体化选择,围手术期的患者管理等对于手术取得完美的效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屈光白内障手术的标准流程
白内障手术已经进入到了屈光白内障手术的时代。张教授认为,开展屈光白内障手术需要一个标准流程,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各个环节。
在实施手术之前,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进行眼科基本知识的宣教,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知道白内障的相关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进一步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不同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各种术式的利与弊以及针对患者本人所选择的手术方式的原因。所以在术前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这是第一步。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术前眼科基本检查,包括各项眼科生物学测量、光学测量,综合分析这些数据,从医生的专业角度出发,为患者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及人工晶状体,然后再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再结合患者的实际经济情况、平时用眼习惯和需求,最终确定一种最佳手术方式和人工晶状体。
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屈光白内障手术的标准流程。如果是特殊晶状体,还需要进行准确定位,必须要结合导航仪等一些新技术,以保证在手术过程中各个步骤都是安全的、准确的。在手术结束后,要保证手术切口是密闭的,人工晶状体的位置是居中的,这样才能确保获得好的手术效果。
手术结束早期要特别注意患者的术后管理,尤其是术后第1小时或者前两小时,一定要建议患者尽量多休息,以避免有可能会出现的人工晶状体位置偏移等位置转变,散光晶状体植入患者的早期管理尤其重要。在术后第一天或者术后一周、两周、一个月,也有一个标准的管理方案,要遵循术后管理规定,包括术后用药、术后生活习惯和方式等各方面的细节都要给予患者科学性指导。
张教授指出对于开展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来讲,无论术前、术中还是术后,各个环节都必须有一个标准的流程。
如何个性化选择手术方式和人工晶状体
张教授表示在开展屈光白内障手术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标准的流程。为患者选择一种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是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除了之前讲过的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其需求以外,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眼科检查数据等,做综合性分析,最终确定一款适合患者的最佳人工晶状体,以解决患者的视觉需求,然后再结合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二者完美结合起来,才能给予患者一个最好的术后视觉效果。
如何看待飞秒辅助白内障手术
张教授指出我国最早从年开始实施飞秒辅助白内障手术,现在大约每年名左右白内障患者会接受这种手术方式。从临床经验上来说,这种手术方式带给临床医生最直观的感觉是它能够提供一种非常精准的手术,而且手术可以在OCT引导下完成。那么开展飞秒辅助白内障手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标准化流程以确保安全和精准。再熟练的临床医生,在操作过程中,譬如处理前囊膜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如果结合飞秒激光技术,或许就可以做到99%甚至%的精准程度。非常完美的前囊膜处理对屈光人工晶状体植入在囊袋内的长期稳定性,并且长期发挥很好的视觉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张教授认为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对开展屈光白内障手术是非常好的一个保障,从精准方面来讲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或者能实施这种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有部分患者会受到自身眼部条件的限制,譬如自身晶状体的状况、瞳孔的因素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并不是飞秒激光手术的适应证。对于此类患者来讲,千万不要为了做飞秒激光手术而去做这个手术。我们之所以进行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是为了提高手术的精准性以及保障白内障术后的效果,所以一定要科学地选择这种手术方式,一定要合理的应用,不可盲从、不可一哄而上。
散光型人工晶状体应用经验
张教授表示在临床中,特别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来讲,散光是非常普遍的,有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有1/3甚至50%以上的患者在术前均存在需要矫正的散光问题。如果对这些散光问题不做出相应的处理,患者术后的视力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有条件的患者,术前存在一个D以上的情况,是可以考虑应用散光型人工晶状体的。此外,在应用此类人工晶状体时,首先要有一个术前精准的参数测量,不能简单地凭借验光来确定患者的散光度数,有条件的话最好借助不同的设备多次测量数据、检查散光情况,以互相印证准确度。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后表面散光问题。张教授认为准确地、反复地确定散光度数对于手术来讲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是还有一半在于手术过程中的操作问题。其中也包括术前的准确标记问题,所以现在也引进了一些术中导航设备,以保障在手术过程中散光人工晶状体更准确地着位。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在植入散光型人工晶状体之后手术结束的时间,如何保证晶状体与后囊膜的贴附,避免引起在手术结束的瞬间、术后早期前房的波动或者其他原因晶状体位置移动等问题。所以在手术结束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在晶状体后是否还有粘弹剂的残留,以及手术切口是否闭合紧密、前房的眼内压是否合适,这些因素对保障术后散光型人工晶状体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
张教授强调,对于散光人工晶状体来讲,手术中、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早期,病人的合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做到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