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活动时旁边的阿姨和她的朋友大加抱怨飞蚊症对自己的困扰,不胜其烦啊,医院医生也告知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我忍不住和她分享自己调理好老年人“飞蚊症”的经历,并当场告诉阿姨自己如何按摩穴位,如果她能坚持做一定会大大缓解她的烦恼。
飞蚊症在60岁以上的老人中并不少见,又称玻璃体混浊。西医认为是玻璃体液化、变性,目前没有西药可以治疗,医院在采取激光的方式治疗,远期效果有待考证。
其实这病吧,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怎么办了!
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记载:凡目病,若肝气不足,兼胸膈风痰劳热,则目不能远视,视物则则茫茫漠漠也,若心气虚,亦令目茫茫,或恶见火光,视见蜚蝇黄黑也。即目病肝气不足可使视力下降,眼前小飞虫或蝇样黑影。其后,历代医书有“眼见黑花”“云雾移睛”“飞蚊症”等记载。
中医认为肝主目,一切眼睛的病变首先考虑肝的原因。现代人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熬夜、用眼过度等原因导致肝气不舒、肝血不足很普遍,很多人四五十岁也会出现飞蚊症。祖国医学认为本症的原因为肝、胆、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而致,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湿热上蕴。
我在调理飞蚊症的时候根据情况主选的穴位有胆经的阳辅、光明穴,肾经的太溪穴,再辅助眼睛周围穴位的按摩以加强局部活血。
阳辅穴:小腿外侧,外踝尖之上4寸,本穴有辅助胆经之气向上蒸升的作用。
光明穴:小腿外侧,外踝尖之上5寸,顾名思义,眼睛问题均可考虑此穴。
太溪穴:内踝尖与跟腱的中点,肾经的原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
董氏奇穴将外踝之上3寸、5寸、7寸命名为三重穴,为活血化淤的重要穴位。
这样基本上7-10天以后就会感到症状的明显缓解。如果自己按压和敲打穴位,重点是找到反应最明显的点,穴位的定位不是死的。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