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过对于“飞蚊症”,激光打蚊子可以破解。现代玻璃体消融激光气化玻璃体混浊、切断玻璃体条索样混浊,最终消除混浊对视觉的影响。
这一期接下来重点讲讲“飞蚊症”蚊子的种类,什么样的蚊子不应该用激光?什么样的蚊子用激光效果比较好?什么样的蚊子用激光效果差?
其实“飞蚊症”的蚊子也是不同的,分种类的。我们把它分成好蚊子、坏蚊子和毒蚊子三种。
1.好蚊子一般指患者眼前出现时有时无的飞蚊,以透明或半透明多见,散瞳后未见明显玻璃体混浊或极轻微玻璃体混浊,年龄较轻,有些甚至30岁以下。我们叫这种“水晶虫”的飞蚊症。这种好蚊子型的飞蚊症是不需要激光消融的。
2.坏蚊子一般指患者眼前出现3个月以上一直有移动的阴影,同时玻璃体检查出现混浊、纤维、丝条和云雾体。年龄在45岁以上,有明显玻璃体后脱离Weiss环类型的玻璃体条索状混浊。周边没有出现闪光,表明患者出现了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这些都是玻璃体激光消融手术的适应症,刚开始玻璃体激光消融手术最好选择B超检查玻璃体混浊的部位距离视网膜或者晶体大于3mm,以免对视网膜和晶体造成损伤。激光只在焦点处爆破,只要晶状体、视网膜等组织不在焦点上,不会造成损伤,比如激光聚焦在视网膜前3毫米以上的透明玻璃体,即使锥形光束离开这一焦点后,也不会在离焦的视网膜上爆破,能量随光束行进自然播散、衰减,没有视网膜上的爆破效应。
3.毒蚊子指这些玻璃体混浊不适合玻璃体激光消融手术。包括玻璃体混浊和活动性炎症有关,和活动性视网膜病变有关,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炎症等造成的;玻璃体闪辉症这样的眼内漂浮物也不能进行玻璃体消融治疗;还有玻璃体后脱离不完全,扰动玻璃体,容易牵拉黄斑引发黄斑水肿。还有在液化的玻璃体里面的浑浊,激光消融术也无能为力。还有强迫、焦虑、抑郁的患者在玻璃体消融治疗前,要尤为谨慎,或许这部分病人并非真正“眼科”的病人,需要精神医师做出评估,协助治疗。如果玻璃体混浊的部位距离视网膜或者晶体小于2mm,为安全起见,则不考虑激光治疗。对于植入多焦人工晶体术后患者,由于需要多次聚焦瞄准光束,因此可能会难以对其进行治疗。对于葡萄膜炎和青光眼患者,小梁网排液能力下降并且对是前部玻璃体中的稠密的玻璃体条索混浊也不考虑激光消融治疗。
林东晓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