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纳画廊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收藏
伊萨·根则肯(IsaGenzken)
《老虎机》,年
老虎机、纸、彩色打印照片、胶带
x65x50cm
谁是伊萨·根则肯?
(IsaGenzken)
“你的每样东西都是一种自我肖像。”
——伊萨·根泽肯
(IsaGenzken)
谁是伊萨·根泽肯?对于当代艺术世界来说,她是半个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国际双年展与美术馆的多年常客,也是最早使用电脑创作的艺术家之一。对于劳伦斯·韦纳(LawrenceWeiner)、丹·格雷姆(DanGraham)、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Tillmans)、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Peyton)等同辈及后辈艺术家来说,她是他们创作的偶像,启发着他们去搜集素材、处理材料的方法与态度。而对于每一位都市居民来说,她的作品提炼了都市景观与日常体验,并邀请我们对此进行观察与反思。
伊萨·根则肯(IsaGenzken)与前夫、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Richter),年
伊萨·根泽肯年生于二战后的德国。70年代,她曾在著名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求学,师从约瑟夫·博伊斯(JosephBeuys)、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Richter)等重要德国艺术家,后来成为了里希特的妻子。90年代,根泽肯在离婚后搬至纽约,为这座超级都市的摩天大楼与现代废墟所着迷,开启了创作的新篇章。近十年来,根则肯运用人体模型创作了全新的创作语言。她的创作几乎包含了当代城市生活的一切——从混凝土、瓦楞纸、建筑废弃部件,到模特人偶、行李箱,甚至飞机机舱;从消费主义与流行文化,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根则肯不仅因在雕塑方面的开拓性贡献而广受赞誉,更因捕捉了我们作为个体在超级都市中的生活体验而让人印象深刻。
本篇文章将带您速览根则肯五十多年间的经典作品。她将每件作品都视为自己的画像,那我们或许能从这些作品中初步认识这位神秘而多变的艺术家。
-年代
科隆经历与早期创作
数码雕塑,年代末
伊萨·根泽肯(IsaGenzken)在工作室中,年
70年代,根泽肯曾在著名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求学,师从约瑟夫·博伊斯(JosephBeuys)、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Richter)等重要德国艺术家。在职业生涯初期,她试验了多种材料,如石膏、混凝土或树脂,希望创作出某种造型极其精确的雕塑。最终,她运用计算机,制作了两件非常数码的木质雕塑——《椭面体》(Ellipsoids)是一个只在其完美的中心点接触地面的物件,而《双曲线》(Hyperbolos)则是只有雕塑的两端才会轻触地面。
根泽肯是最早在艺术创作中运用电脑技术的艺术家之一。电脑让她得以精准计算这些无法用人眼或数学把握的微妙曲线,让雕塑与地面有着完美的接触点。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Beuys,右四)带领伊萨·根泽肯(IsaGenzken,右二)等学生在巴黎,年
伊萨·根泽肯(IsaGenzken)
《红色-黄色-黑色双椭面体》,年
漆木,11x14xcm,13x20.5xcm
伊萨·根泽肯(IsaGenzken)
《黑色双曲线(小坚果)》,年
漆木,14.5x25x.5cm
根则肯的”数码雕塑“在MoMA《回顾展》展览现场,年
《耳朵》,年
根则肯常将她的数码雕塑与另一组系列并置展出——《耳朵》是一组记录了街头女性的耳朵的照片。根泽肯认为耳朵与数码雕塑一样,有着工程意义上的完美形态,而某种意义上,“我们就如同雕塑一样”。她也将这些形态各异的耳朵照片放大,置于城市高大的楼宇之间。
伊萨·根泽肯(IsaGenzken)
《耳朵》,年
C-print彩色打印
伊萨·根泽肯(IsaGenzken)
《耳朵》,年
伊斯坦布尔市政厅外立面
伊萨·根泽肯(IsaGenzken)的《耳朵》与数码雕塑在展览现场,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术馆,年
《世界接收者》,年代末
在《世界接收者》系列中,根则肯将混凝土块与天线组合成多波段收音机的形状,放置于雕塑常用的底座之上。根则肯对收音机的运用延续了她早期对电脑等新技术的兴趣。《世界接收者》将收音机简化为建筑结构,而剥夺了实际传送电波的功能。这与根则肯对收音机在二战中的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