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南山路介绍
南山路发展
南山路历史
南山路新闻
南山路图片
南山路资源

喜报优化步行空间,让城市更有活力

<

10月15日,《联谊报》“议政”版发表民进杭州市委会课题成果《优化步行空间,让城市更有活力》。该建议在市政协““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协商会上代表民进界别发言,由民进会员、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高级工程师魏晓冬和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吕剑共同执笔。

步行空间不仅是绿色低碳出行的重要支撑,也是增添城市活力、体现城市国际化的重要载体。杭州城市步行系统建设和管理走在全国前列,城市步行空间比例逐年提升,建成绿道总里程约千米,打造了一批历史、文化、商业等多主题特色步行街区,斑马线礼让行人成为全国典范。同时,城市空间拓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城市步行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

提升空间

步行体验有待提升。舒适的步行体验才能吸引更多的市民游客驻足游憩。目前,大多新小区以封闭管理为主,区内步行环境较好,但墙外缺少生活气息;老小区往往具备开放式街区,生活气息浓厚,但停车矛盾突出,高品质公共空间和步行空间缺失。

步行组织有待系统化。学校、医院、综合体等公共服务中心周边人流、车流巨大,人车矛盾集中,是城市交通的堵点、卡点,对城市交通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步行空间与公交系统的衔接有待提升,当前杭州正处于轨道交通建设窗口期,地铁站周边步行效率和环境有待提升。

交通性步行节点便捷性有待提升。交通性步行节点主要包括立体人行过街设施、轨道内部及周边换乘等。一些道路交叉口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设置不合理,绕行距离过长。同时,一些轨道交通内部或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成本较高。

对策建议:

营造活力、宜人、富有吸引力的步行空间。针对居住生活区,结合背街小巷改造,建设开放便捷、尺度适宜,对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较为友好的步行生活街区,同步完善公园与社区之间的步行路径,引导绿道网络向社区延伸。以社区为中心构建“15分钟步行生活圈”,覆盖学校、医院、商场、轨道车站和公园等区域,引导市民日常生活回归街道,为休闲出行提供便利。针对环西湖景区和湖滨商业区,加快建设特色步行街区,如“北山之夜”步行街、武林路步行街、南山路文化步行街等,形成既有钱塘风雅、又有市井气息的城市步行活力区,成为杭州“世界名城”的精彩展示窗口。

将步行空间纳入城市交通系统化考量。重视前期规划,突出规划引领作用,面向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和市民步行需求,尽快开展新一轮《杭州城市慢行系统规划》,系统谋划和引领包括步行在内的城市慢行系统发展。积极学习、吸纳“完整街道”“共享街道”“超级街道”等慢行发展新思维,结合国家倡导的“窄街道、密路网”等规划理念,编制《杭州市街道设计导则》,明确城市步行系统设计、实施标准,引导道路规划设计由“车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由“工程设计”向“街道设计”转变,由“满足通勤需求”向“体现人文关怀”转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qqd.com/yjblthz/19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