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会被问到有关白内障的问题:
“大夫,我这白内障点药吃药能治好吗?”
“我妈妈也有白内障,我是不是遗传的啊?”
“不是说~白内障得长熟了才能手术吗?”
“摘了白内障不放人工晶体行吗?”
“人工晶体能用多少年啊?”
“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活几年啊,算了,不做了”
“手术完这只眼看清楚就够了,那只就不做了吧?”
没有白内障视物是这样的白内障以后视物是这样的
人老了都会得白内障的,白内障不属于遗传性疾病。
老年性白内障是晶状体的老化、即混浊变硬,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看东西好像隔着一层雾,双眼可以同时也可以有先后,随着年龄逐渐加重。但是白内障发展的速度人与人差别很大,所以手术的时机并不是以年龄来定的。
我做过年龄最大的一位老先生97岁,他老伴儿87岁,老两口一起来做手术的,97岁老先生的白内障的核比87岁老伴儿的还软一点呢。
白内障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吃药、点眼药、针灸、穴位贴敷等是没有明确疗效的,现在最普遍的手术方式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这种术式不需要打麻醉针,滴几次麻药在眼表面就可以,手术切口小、不用缝合,手术时间只需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借助超声乳化机和手术显微镜,把混浊硬化的晶状体“乳化”吸出,然后把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手术后也没有什么行动上的限制,遵医嘱点眼药水和复查就可以了。
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
晶状体核的硬化是这样一点一点缓慢进展的:从透明而富有弹性,经过岁月的改变,逐渐密度增加,慢慢变成淡黄色、黄色、棕黄色、棕色、甚至变成黑色。晶状体的皮质慢慢变成白色混浊。
手术比较好的时机是晶状体核变成棕黄色之前。
过早手术没有必要,过晚手术增加了风险而且恢复起来也慢些,老年人趁着身体一般状况(血压、血糖、心肺功能)比较好的时候,尤其是角膜恢复能力强的时候(角膜内皮数量随着年龄而减少、恢复能力降低),摘除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比较适宜。
现在超声乳化手术安全、快速、有效。
只要您觉得视力下降已经影响到您的生活了,经专业医生确定是白内障的原因,就可以接受手术了。
确实曾经有一段白内障手术是要等到成熟了,看不见了,用“针拨”术式把硬硬的白内障拨开,让它掉到玻璃体腔里去,针拨术术后需要佩戴+10D左右的厚厚的凸透镜(远视镜片)。
现在这种术式已经很少使用了。过去听说过这样的“传奇”故事:某老年人摔了一跟头,原来看不见的眼睛突然能看见了。其实这是因为过熟期的白内障因为摔倒而脱位了,即挡在瞳孔区的硬硬的晶状体掉进玻璃体里了,被它挡住的光线通路再一次打开了。现在白内障手术术式已经完全不同了,不能再等到“长熟了”才手术。
白内障手术是不能双眼同时做的(规避手术风险)。
经常先做了视力差的白内障重的那只眼,术后病人主动要求做另一只,说“怎么这只好眼倒看不清了呢”。双眼才有立体视觉,所以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双眼的白内障最好先后都手术。
只摘除白内障不植入人工晶体等于眼睛里少了一个凸透镜,相当于一个高度远视眼,仍然看不清楚。人工晶体一次植入以后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更换的,即没有年限限制。
人工晶体
关于人工晶体的选择,咱们以后再聊。
?
往期精彩晶状体与白内障
小小的眼角膜竟然这么重要?!
老花眼来报到,怎样正确“接待”?
唐少华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