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鼻子出血的原因
2.学习鼻子出血时捏住鼻翼
3.对鼻子出血不再恐惧,有初步的自我救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班级里有自备的小药箱
2.在小班时对鼻子已有初步的认识
3.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如果在活动中发现鼻子出血的幼儿,教师不要紧张,及时处理。
2.教师介绍处理鼻子出血的方法
师:首先不要害怕、惊叫或哭闹,不然出血可能会更多
师: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不要把血弄到自己身上
师:用手指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软鼻子处),压迫五至十分钟一般可以止血,而另一侧未流血的鼻孔仍可通畅地呼吸着。也可用药棉填塞出血的鼻孔,起到压迫血管的作用,但要注意事后取出药棉时不要刺激到伤口。
师:同时用冷毛巾敷鼻上部或前额,使鼻血管收缩。血止住后半个小时避免擤鼻涕或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反复出血。
3.请幼儿模仿压迫鼻子的止血方法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预防鼻子出血
教师小结:小朋友要学会正确擦鼻涕的方法,平时不挖鼻孔,活动时注意保护自己,不让自己的鼻子撞到人或东西,多吃蔬菜和水果,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如果鼻子出血了,不要慌张或紧张,要用手捏住鼻子,同时马上告诉教师或成人,请他们帮助你。
5.阅读幼儿操作材料《鼻子怎么出血了》,边看边模仿为自己的鼻子止血。
活动反思: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幼儿容易鼻子出血,所以生成了此次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认真的跟着教师学习治疗鼻血的措施,有的幼儿流鼻血时会有害怕、紧张的情绪,所以本次活动,重点在于消除幼儿对鼻子流血的恐惧和害怕。经过本次活动,幼儿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效果较好。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